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天开文运”

(2008-10-26 09:23:40)
标签:

文化

文笔塔

天开文运

虹溪

分类: 名胜古迹

               关于“天开文运”

 虹溪镇文笔塔上所刻“天开文运”四字,虽字迹清楚,但时过景迁,人事沧桑,能理解其真正含义的人却不多了。特寻求华夏大地之“天开文运”,以求佐证。

1、保靖县崖刻“天开文运

关于“天开文运”

天开文运四个大字从右至左横排,刻于保靖县城酉水老码头(俗称中码头)酉水北岸崖壁间,距原来河面30余米,字为颜体。阴文,每字面积2.4×1.87米,浑厚遒劲,左有光绪十七年孟夏月刊九字,每字约40平方厘米,楷书,阴文。1891年初夏保靖人留下的这一石刻,其大其高在湘西州内绝无仅有。在高崖之上刻有天开文运四个大字,这是保靖人美好祈愿的具体表现。

  以前,酉水河是保靖与外地交流的主要通道,县城河码头便是进出必须之地。传说清光绪年间,县城罗氏昆仲赴省乡试前,其父请人预测儿子乡试结果。那人站在河码头看了一番后说,罗氏昆仲文理通达,应试并不艰难,唯家乡有大山阻隔,恐文运不开。破解之法是在启程离县的城北酉水码头对岸崖壁上刻天开文运四字,祈求文曲星保佑。罗父依言,逐援引工匠扛木立架,清理崖壁,刻字祈愿。初选何绍基字体,嫌其骨风清瘦,不足醒目,改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字体,三次放在上壁,再行刻凿。六十余日后,大功垂成。这年罗氏昆仲果然同科中举,传为佳话。



2、福建云霄县云山书院大殿屋脊上的[天开文运]:

http://www.tecwin.com/2008/images/yunxiao33.jpg

  云山书院是闽南风格独特的楼阁式寺庙建筑,又称太史公庙,座落在云霄县城溪美街南强路东段,清光绪九年(1883年)为崇祀乡贤林偕春所建。林偕春,字孚元,号警庸、云山居士,明嘉靖进士,历翰林院编修,两浙学政,南赣兵备,湖广参政,曾两度弃官归里,著有《云山居士集》传世,载入《明史?艺文志》。

  书院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800多平方米,中为大殿,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方型楼阁建筑,四根本质点金圆柱通梁贯顶,24根附柱支撑屋架;殿分两层,下为正殿,奉祀林偕春像,上设抉云楼奉祀奎星;前后两进,中为天井,正面三齐门,左右两翼厢房拱护,书院前为旷埕,占地600多平方米,埕外围墙、照壁相应。大殿屋脊以彩瓷塑龙凤、人物故事和花卉鸟兽,中脊竖一青色瓷制大葫芦,上书“天开文运”四个大字。清光绪15年,革命先烈秋瑾的祖父秋嘉禾再任云霄抚民厅同知,题联“早有直声留胜国,分其余事活群生”,光绪31年同知李镇藩,惭35年县长徐炳文等都曾为此院题镌楹联。

  现殿额县有艺术大师刘海粟亲笔题匾“云山书院”,殿内挂有谢海燕、叶国庆、黄典诚、万里云、沈覵寿、赵玉林、高怀等名人撰写联书匾,使书院倍增光彩,吸引了广大侨、澳、台同胞和各地香客前来瞻仰进香。

  云山书院是一座具有闽南风格的楼阁式寺庙建筑,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殿额悬有艺术大师刘海粟亲笔题匾“云山书院”,堂内还有众多名家墨宝。

 

3、江苏江阴中山公园[天开文运]石坊:

http://www.tecwin.com/2008/images/acp2008d.jpg

  江苏学政衙署遗址(中山公园)始建于北宋初年,名“万春园”,明代改称为“清机园”,清代先后称为“季园”、“寄园”,为江苏学政衙署的后花园。光绪后期,学政衙署裁撤,改为“寿山公园”。民国19年(1930)更名为“中山公园”,占地53.05亩。园内亭台榭阁,代有兴废。2002年市政府对公园进行大规模扩建,将虹桥南路人民路至寿山路沿街商业门店和行政事业中心办公楼及部分民房全部拆迁,拆迁面积达2.7万平方米。

  公园规划设计遵循传统和现代相融、东西方造园艺术结合的环境共生理念,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力求创造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再现学政衙署及其后花园的完整格局,营造出满足市民娱乐、休闲等需求的现代都市开放空间。工程由加拿大筑原设计事务所设计,国家一级园林建设资质的上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2003年1月28日对外开放。

  现公园从原来的3.05万平方米扩大到7.25万平方米。分学政历史文化区、生态休憩区、游乐活动区等三个功能区功能布局。弥足珍贵的是原有树木悉数保留,恢复了大堂遗址,新树“天开文运”石坊,重立了“澄江福地”牌坊,增辟了公园广场,疏浚了雪浪湖、玉带河、移建了中山纪念塔、墨华榭碑廊,修复了宝文堂书坊、美术照相馆,重建了书场和儿童乐园。现已成为汇通古今文化、融合东西方造园艺术的城市旅游新景观,深受广大市民和旅游者喜爱。

 

4、四川乐山市犍为县犍为文庙上的[天开文运]匾:

  据有关资料显示,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和民国时期900余年风雨,三次重建,三次搬迁,十二次大型维修。目前占地36亩,位居全国第五,四川第一。

  由于历史、人为和自然力等因素,犍为文庙由庙学并用演变为施教专用,从1943年在庙内建立犍为女中,建国初办完高中,至1997年学校搬出文庙,长达54年来,文庙的建筑和设施被严重破损。

  1997年起,犍为县开始投入巨资保护和维修文庙。一期工程到1999年结束,耗资2300余万元。二期工程于2001年4月结束,投入75万元。三期工程于2004年1月完成,耗资239万余元。

  目前,犍为县政府正在筹建文庙广场,拆迁保护范围内的现代建筑。据悉,待广场建成后,游人进入广场参观文庙,将有进入时空隧道的感觉:从现代慢慢过渡到古代,读圣贤之书,闻礼乐之声,使灵魂得以净化与升华。

进入万仞宫墙、圣域贤关、灵星门,绕过泮池,抬头便看见飞檐流丹的大成门。据讲解员介绍,在国内1500余座文庙中,犍为文庙大成门屋面“天开文运”匾下的飞角三重檐是独一无二的。

  进入大成门后,对面是大成殿,南北相对各有一道九级石梯,喻示孔子享有帝王一般的“九五之尊”。北面石梯上为“九台”,九台周围有20块石雕护栏,每块拦板内外各有4只石雕蝙蝠,每只蝙蝠的形态都不一样,这在国内文庙中也十分少有。另外,大成殿前4根红木大柱顶端有4个全龙木雕撑弓,这在四川绝无仅有。殿内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神情逼真、呼之欲出。穿过大成殿就是启圣宫,内塑孔子五代先祖像。

 

5、云南红河州弥勒县虹溪文笔塔塔基上的[天开文运]

http://www.tecwin.com/2008/images/wen.jpg

  虹溪文笔塔位于弥勒县虹溪滇南5公里的扎营山顶,与魁星阁遥相对应。虹溪文笔塔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塔基为正方形,用青条石砌筑,青石以上为方砖逐渐收缩呈空心圆锥状。塔尖约一米为青铜铸造,塔基有楷书阴刻"天开文运"石刻字匾,塔通高17米,边长6.8米。虹溪文笔塔突起在扎营山青松林间,是县境内造型别致、高大、雄奇的古建筑物。塔于立锥体形,摹拟硕笔书天之状,故名"文笔"。1983年公布为弥勒县文物保护单位。


6、浙江台州市黄岩县黄岩孔庙屋脊上的[天开文运]

  孔庙又称文庙,古时为育才和祭孔之地。黄岩孔庙座落在本区城关的闹市中心,后面建有仿古建筑的孔园,古樟银杏参天,与孔庙古建筑风格相辉映。黄岩孔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均曾重修。现存孔庙范围为:东、西以东西庑外墙为界,南至学前巷,北至青年西路,占地4851平方米。建有大成殿、杏坛、东庑、西庑、大成门、衣亭、神祠、奎星阁、泮池、泮桥、“万仞宫墙”(残损),共计房屋37间,古建筑面积1211.7平方米。大成殿、奎星阁建筑为重檐歇山顶结构,黄色琉琉瓦屋顶,其中大成殿屋脊饰有龙飞凤舞砖雕,间歇“天开文运”四个大字。黄岩孔庙是我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孔庙古建筑群之一,1989年12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黄岩孔庙已被列为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岩孔庙建筑因年代久远,长期受风雨侵蚀,造成部分木结构建筑及砖砌墙面残损、倒坍。特别是“文革”期间,孔庙被视为“四旧”产物,遭人为破坏,其状破烂不堪,1991年被省文物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抢修孔庙,功在千秋,黄岩孔庙维修工程得到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黄岩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先后下拨维修经费达112万元以上。其间,黄岩博物馆本着对文物“以旧修旧”的原则,历经3年工程维修,终于使这座古老的建筑群以它独特的原有建筑风貌展现在黄岩人民面前。

  修葺后的孔庙,成为广大游人小憩、游览、观赏、文化交流、以及对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文化娱乐场所。保护利用好孔庙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现实社会意义及文化、科学、艺术的重要历史价值。黄岩孔庙在1994年10月山东曲阜召开的“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筹备会议上,当选为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筹)推选报批的常务理事单位。


7、找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虹溪文笔塔
后一篇:“钱王”王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