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我校发生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知

(2013-04-09 23:41:05)
标签: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水痘传染

分类: 工作记录

关于我校发生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通知

各班班主任:

   清明假期以来,我校在一周内水痘病例超过10例,构成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要求各班做好以下工作:

1、         做好每日学生因病缺勤人数的排查统计,每日课间操班主任督促卫生委员对本班的因病缺勤人数、姓名、病因、电话等进行报告,特别是有疫情流行的班级。

2、         各位教师在做好自身防御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卫生健康教育与宣传,班主任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合作,有病有事要请假联系,并定时汇报学生的病情及转归情况。

3、         严格执行每日开窗通风,安排专人负责特别是晨间清扫、课间操及下午长跑期间的教室要保障通风,强调教室、校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学生个人要加强营养、注重锻炼,多喝水及保障充足睡眠以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4、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年级及免疫力差的学生可以在流行季节选择性的接种流腮、水痘、风疹、及流感等二类疫苗(除国家计划免疫外的疫苗遵循自觉自愿自费原则的一类疫苗)。

                                                         校卫生室

                                                       2013年4月8日

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措施通知(致各位家长)

各位家长:

近期我国华东地区通报了关于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及死亡病例。另我校在本周出现水痘病例的流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防护和监测,避免传染的发生和传播,为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间构建起安全防护网络而共同努力。

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目前全国病例新增至24例(已有7例死亡),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与其他流感的区别:

普通流感以普通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发热、感冒、流涕等症状较轻以全身症状为主,做好个人防护,对于老人或小孩等易感人群在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治疗多以抗病毒为主,比如针对H1N1病毒的达菲,也有些不需治疗可以自愈,不造成严重影响。

人感染H7N9流感 全球首次在人群中发病,以与禽类及其粪便接触人员为主,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起病迅速病情凶猛,相关疫苗和治疗药物仍在研发中。

预防:1、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2、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出门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4、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停课或离开工作岗位,避免接触他人,同时应及时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就诊时应配戴口罩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天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使用药物。

 5、注意增减衣物、老人和孩子外出时更要注意保暖、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6 另春季是麻疹、风疹、水痘、流腮(俗称“痄腮”)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期,低年级及免疫力差的学生可以在流行季节选择性的接种流腮、水痘、麻疹、风疹及流感等二类疫苗(除国家计划免疫外的疫苗遵循自觉自愿自费原则的一类疫苗)。

                      北岭小学卫生室

                                              二0一三年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