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失业保险基金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7-10-03 00:29:36)
标签:

职场/励志

感悟随笔

 

当前失业保险基金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县就业服务管理局   何炳成

 

失业保险基金是依据国家现有的法律规定,由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的失业保险条例对应纳入失业保险费缴纳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有利于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有利于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国家的安定。从宜宾市现行的职能划分来看,对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是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关系到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工作的好坏与否,关系到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对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要不断发现失业保险基金征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善于从中找到问题的突破点,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服好务。

一、   当前失业保险基金征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在减少,导致失业保险基金征收减少。

在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构成中,原有的城镇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占有较大比例。如我县在1994年企业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个数有65个,参保人数达5922人。现在,由于受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的推行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份份改制、解体、破产、关闭,从而导致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不断在减少,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相应就在减少。如我县现在企业参保个数仅有36个,参保人数为1851人,比过去减少4071人。

(二)欠交失业保险费的单位较多,金额较大,导致失业保险基金征收没有到位情况严重。

对欠缴失业保险费单位从主客观原因来分析,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需要弄清。

从单位的主观原因上来分析,是由于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对缴费的单位和个人具体来讲,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绝大多数单位和个人没有缴费的积极性,认为是在白做贡献,因而从主观意识上不愿缴纳,造成失业保险基金难以征收到位的问题严重。

从单位的客观原因上来分析,由于单位应承担的职工工资总额的2%失业保险费是在本单位的预算(自有资金)范围内解决。从现行的财政体制来看,作为现有的多数处于“吃饭财政”状况的县级财政来讲,在年初的财政预算方案中,是不可能专门把失业保险费纳入单位的财政预算范围内,拨付给涉及到应缴失业保险费的单位。由于现在的单位事业经费普遍都感到困难,要开展正常的工作,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确紧张,应开支的项目也很多。领导想的首要是保工资、保稳定、保工作的正常运行。由于单位在失业保险费的缴纳问题上缺乏开支来源和渠道,客观上就造成单位无经济能力支付失业保险费。

(三)有些单位未如实申报缴费基数和人员数,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没有足额征收,影响失业保险费的征收到位。

当有些单位和个人把失业保险费的缴纳作为一项额外“负担”来认识和对待的时候,但在法律规定又不得不缴纳的情况下,就采取少申报缴费工资基数和人员数的方法,达到变相地少缴应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目的。

(四)应纳入失业保险的单位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失业保险,造成失业保险基金征收的“空白区”。

应纳入失业保险又未参加的单位一是单位领导主观上不愿参加,不愿花“冤枉钱”,认识不到位。二是征收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不能促使应参保而又不参保的单位参保。

二、   失业保险基金征收的对策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把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做到责任到位,奖惩到位。

失业保险基金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项重要基金,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把失业保险基金的征缴纳入政府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实行奖惩责任制,有效地促进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工作。

(二)加强宣传,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认识,使其对失业保险费缴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认识到位。

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涉及面广,涉及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征收失业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国家失业保险条例贯彻执行的宣传报道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对失业保险条例主要内容的宣传报道工作,使其应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正确理解和掌握失业保险的有关规定,明确权利和义务,促使其主动缴纳失业保险费。另一方面是对在征收失业保险基金过程中自觉配合就业部门主动缴清失业保险费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促使其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失业保险费的缴纳工作。对哪些缴纳失业保险费态度不好,认识较差的单位,可以采取在各种宣传媒体上(电视、报纸、简报等)予以公开爆光的形式,促使其转变认识和态度,积极缴纳失业保险费。

(三)加强财政配套资金投入,做到预算到位

当前,对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工作已成为就业服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征收失业保险基金工作不是仅靠就业服务管理部门自身的主观努力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所有纳入缴费范围的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配合和支持才能顺利完成。但在缴钱这个关键问题上,却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本级财政资金的困难等原因,没有把失业保险费列入有财政预算拨款的属于征收失业保险费范围的有关事业单位,导致这些单位无开支渠道。因此,要彻底解决好这一问题,只有把各有关单位应缴纳的那部分失业保险费追加列入单位的财政预算经费拨款中,实现财政预算配套资金到位,才能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一关键问题。

(四)加强对失业保险工作的调研,不断探索建立一套有利于失业保险基金征收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做到激励机制配套到位。

失业保险基金征收难,从缴费单位角度来讲,是缺乏相应的缴费激励机制,导致缴费单位和个人没有积极性,认为只有缴钱的义务,没有享受的权利,权利和义务不对称。失业保险基金征收难从承办失业保险基金征收的机构和经办人员角度来看,也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对于就业服务部门来讲,开展此项工作的经费支出财政对其有一项固定的较小预算拨款。从现在的失业保险基金任务每年都在迅猛增加的趋势来看,要完成基金增加任务,财政的那点预算拨款费是远远不够开展征收工作应支付的各项费用支出的。因此,在财政预算拨款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就会出现征收工作愈开展得好,征收的金额愈多,但征收的经费开支就愈大,相应的征收机关的的经费困难就更大。这种恶性循环状况不利于调动征收机关的工作主动性。对于具体从事失业保险基金征收工作的经办人员来讲,如果对其缺乏一套征收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办法,就会使工作人员缺乏征收的动力和压力,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不能很好地想方设法去完成征收任务。

以上述情况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建立失业保险个人缴费帐户,使个人缴费的那部分保险费,缴费人能有权利享受。二是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放宽享受失业保险金待遇的条件限制。使较多的失业人员能在失业后,享受到失业保险金,促使单位和个人有缴费的积极性。三是按失业保险基金征收额一定比例计算提取征收工作经费,作为征收单位开展此项工作的专项工作经费,财政不再预算拨款,以此充分调动征收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征收单位对经办人员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其职责,在政治和经济待遇上实行奖惩挂钩,有效地挖掘工作人员的征收潜力。

(五)加强执法力度,做到依法收费到位。

对那些多次上门催缴,发出催缴通知书后,仍然拒绝缴纳而且态度不端正又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单位及领导,按照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在劳动监察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根据具体情节采取对其警告和罚款强制措施,直至向人民法院申请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执行收缴失业保险金。

(六)划转失业保险基金征收机构职能,探索一条适合新形势下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工作的新路子。

从当前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承担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体制的运行情况看,的确存在着制约不力,监督不力,社会保险基金征收主体不一致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从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方面来看,我认为就业服务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应在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劳务开发方面下功夫拓展。围绕就业再就业这个中心做好主要服务工作。为了使就业服务管理部门能集中时间和精力突出搞好再就业服务工作,建议将就业服务管理部门承担的征收失业保险基金的职能划转给同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下的社会保险局,使社会保险局在开展社保费的征收工作中能做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的缴纳,享受有机统一。一方面能减少社保基金的征收主体和工作程序,节约人力,物力和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增强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促使缴费单位完清所有社保基金的缴费手续。

三、   几点体会

    (一)当前在失业保险基金征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是仅靠就业服务管理部门一家就能妥善解决好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上到下各级领导和机关部门认真加以对待,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加以解决。

(二)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在制订和下达失业保险基金征收任务的时候,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和失业保险基金的实际征收水平出发,不能超越当地征收水平的实际承受能力,每年不切实际地不断加大征收任务,最终使得基层就业服务部门感到力不从心,筋疲力尽,完成征收任务无望实现,失去应有的工作动力。

(三)从现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承担的工作职能和所处的工作环境来看,是责任重大,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相应地政治和经济待遇较低,不利于就业服务部门的自身发展和职工队伍的优化建设。因此,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充分理解就业服务部门的困难,大力支持就业服务的工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做好一切服务工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和帮助,共同为政府排忧解难。

 

 

 

二00六年十二月九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