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极(文森峰)4不吸引我的顶峰

(2011-02-27 09:44:27)
标签:

杂谈

分类: 南极

26日

12:35终于出发了,5:45到达High Camp,海拔高差1000米,路线绳1200米,,没有缺氧的感觉走得很轻松,后1小时稍微有些辛苦但节奏控制得刚刚好,负重往上所有行李自己背,不断提高户外运动自理能力,尤其攀登高海拔山峰坚韧的毅力是不可缺少的,更是自我挑战的过程。

http://s9/middle/4eb5ebf3t9d3a6558fe68&690

http://s4/middle/4eb5ebf3t9d3a2845e023&690

今天开始好天气明天准备冲顶,接下来每天都有事可做了。今天也有一个尼泊尔向导带着一个70岁英国人登顶下来,往返12小时,这可以想象攀登这座山并没有多大难度。只是南纬78°会很冷,进山要通过几次转机,相对费用会比较高来登山的人自然也相对比较少而已,只要抓住好天气,在向导的带领下酒没有什么问题。晚上10点南极的天空太阳还是睁着大眼睛,此时有2名从运输物质的向导要滑雪下山,这一段雪坡有很多亮冰区感觉挑战还是很大,一是需要很好的滑雪技术;二是需要胆量,如果控制不好会滑下山底,不要命也是断胳膊断腿,拐弯过去已经看不见他俩了,祝愿他俩顺利下山。

行进中每天同样都是方便食品在口味上可以来回换(早上麦片,中午路餐,也就是零食,晚上继续袋装方便食品),我最喜欢的口味是牛肉和土豆搭配,刚才David问我明天早晨吃什么,我说是牛肉和土豆味的那种,他说他给我,不知道是否真的还有?

http://s11/middle/4eb5ebf3t9d3a6d740c2a&690

文森峰旁边是南极的第三高峰SHINN,他们说这座山比文森峰更漂亮,可是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见到文森峰的真面目,High Camp在一个相对的凹底,前面是直壁悬崖。站在悬崖边望着远方会给人无限遐想,面对南极的雪山和云雾缭绕接在一起,蓝天和白云之间还夹着彩云不断变幻,已经分不清楚是云海和南极冰盖,不管是什么并不重要了,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感悟南极的冷酷绝景之美。YUAN问:“为什么要登山?”平时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喜欢登山,觉得好玩,类似这样的客套话。。。”后来我们达成共识的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真正的兴趣爱好,比如攀登8000米级山峰、穿越南北极、极冷环境潜水等极限户外运动会有很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如果不是兴趣爱好是很难完成的;二是满足自我虚荣心,别人没有来过或者做不到自己做到了。我想每个人的能力、价值观不一样,选择去目的地的方式也大不一样,当然体验的感受、留在脑海里的映象、收获也是截然不同的,虽然都去了同样的终点。

http://s8/middle/4eb5ebf3t9d3acf4fc1e7&690

http://s9/middle/4eb5ebf3t9d3a48059cc8&690

明天就要登顶了,我还是没有以前登山的兴奋感,闭上眼睛等待时间一点点过去,因为我知道只要往前走,顶峰就在那里,每个人都将到达终点。睁开眼睛又闭上,试图能想起点儿什么?结果是这险峰前的那片彩色云海(雪海),云海无限延伸一直到我生活、工作的北京,甚至回到了儿时,真的很美妙,好像在穿越时空,24小时的阳光沐浴,感觉万物永不停歇,生命不会终止。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闭上眼睛久久不想入睡,此时进入云海中翱翔状态,美妙、自在极了!

 

http://s2/middle/4eb5ebf3t9d3a7844b401&690

27日

早上8:50出发,根据平日行进节奏分A.B两队。在登山过程中如果节奏差距较大的队员通常都被分队行走,尤其是最后一站冲顶路段不确定因素会更多一些,这样分组攀登更科学、更大程度保证登山者的安全。我们第一队登顶用时5个半小时,下山用2小时10分钟,总得来说还是很轻松,冲顶和下撤时天气都很好,一点风也没有。攀登文森峰最大的困难就是客服有风雪的坏天气,如果风雪天气难度会加大很多,我们虽然在Low Camp等了8天时间,想想还是很值。

http://s11/middle/4eb5ebf3t9d3ade3ddbca&690

由于天气太好,一直都是太阳高照,行进过程中衣服可以脱,可是脚上穿的御寒鞋袜都是没有办法脱卸的。下撤过程中由于脚热袜子会被打湿,长时间行走这样很容易磨脚。下午回到营地每个人的脚都有不同程度的磨伤,LU的脚磨得最严重,我脚上也被磨3个泡。

 

http://s12/middle/4eb5ebf3t9d3a50021a5b&690

回到营地开始商量徒步滑雪到南极点的事,因为我们在Low Camp等了8天显然接下来的时间太紧张,在4天时间内,如果按以前计划行走一纬度(113K)几乎也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当地的人也需要5天才能完成,何况队友之间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当时有人提出走50K,说四舍五入的计算方式,这也算走了100K,完成了一纬度,说国内有很多人都是完成75K就算完成了一纬度。我心想何苦自欺欺人呢?

http://s10/middle/4eb5ebf3t9d3a905cb789&690

不管这些闲事了,去睡咯,明天终于可以下到可以充电的地方,可以打电话了!

28

早上从3800MHing Camp开始下撤,向导在最后收拾留下来的装备。安排我在第一队带头,JUN押后,YUAN在中间结组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登山者总提醒自己的话,登顶不算成功,只有安全下撤后才算成功。下撤到有路绳的地方,我们开始解下结组绳,感觉自己状态还可以我主动把绳子绕在了身上开始下路绳部分,不一会儿向导Jerid赶了上来,我问他“我可以继续走前面吗?”他说:“当然可以”实际上走前面感受当向导的感觉很好。半小时之后我们到达营地开始烧水、收拾东西,等待队友都到齐继续下撤。

http://s15/middle/4eb5ebf3t9d3ae64e88be&690

http://s6/middle/4eb5ebf3t9d3a982d4b85&690

大家到齐后我们开始拉着雪橇向大本营下撤,大约两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文森峰大本营,收拾好所有的装备等待飞机到来,大约晚上7点我们顺利到达Union Glacier大本营。总算完成了文森峰的攀登,马上该进入下一个徒步南极点的挑战!

 

http://s3/middle/4eb5ebf3t9d3b63b2517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