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梦-5.徒步适应
(2010-05-10 09:33:24)
标签:
飞雪静静感悟随笔低碳环保探路者珠峰南坡珠峰零公里珠峰梦 |
分类: 珠峰梦 |
4.3(休整)
昨晚是睡得最好的一个晚上,昨天回来写日记的时候,还是很想家,一个人情不自禁的哭了。不一会儿阿芳回来了,我自己一个人出去控制了一下情绪。今天早上醒了以后和阿芳在床上呆着不愿意起来,她和我聊起了她周边大龄女生找对象的事,我觉得很有意思,感情的事真的是要讲缘分的,不同年龄和时期有不同的生活价值观。从她的聊天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她是一个很有能力而又很独立的女孩。我以前的生活和她比起来还是很简单的,我也很愿意这样的简单。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就死心塌地的在一起做我们喜欢的事,一直以来盛哥都是我尊敬和欣赏的人,不管又多么大的困难和分歧,事后我都会原谅和理解当初的决定。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方向是对的,即使做事过程中有失误的地方我觉得都可以理解,就象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一条“我是一切的根源”,更多的是要找自己的问题,我想工作、生活就多了一份和谐。
上午我哪儿也没有去,在茶厅时罗塞尔来了,他和HH聊起了一些这次的这次拍摄配合的事。罗塞尔今年已近57岁,在我们的晚餐他还亲自帮着收碗、收拾桌子;还亲自为客户背行李等,他在KHUMJUNG有一所希拉里在1961年创办捐资的小学,还有1974年建立的医院等,在这样封闭的大山里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他在登山过程中还会做一些公益事业,传达一些环保理念,对这些我都觉得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自从罗塞尔1974年第一次来到尼泊尔就开始做这些事情,这样的事要做一两次很容易,可是几十年的坚持这是最难的,在他的眼里可以找到一种随和、慈祥和信任感。
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大家出去走走。回来和HH一起去学习拍村子静景,晚上吃过晚饭让他挨个看了一遍我拍的内容,我的总结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拍摄内容很多,经常是怕错过拍摄内容,常常开着机找位置,这样就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为后期剪辑带来很大的麻烦;还有就是目的不够明确,没有经过思考;特写定位时间还是不够长,镜头再定住一些就会更好。
今天晚饭炸土豆和饺子看上去还不错,可是还是没有什么胃口,吃了一个饺子和2块土豆。我出门已近6天了状态还没有调整过来,真有些担心自己一直这样下去一定会影响到体能下降。
4.4-TENGBOCHE-3860M
今天7点起床,8点出发,一路下坡然后再上坡。中午12点就到达目的地,吃过午饭自己独自去溜达了一圈,拍了些当地人种地的场景。这里的人们由于信仰宗教,不让外人拍照片,听王石说如果拍到他们的脸就是会丢了灵魂。
4.5-DINGBOCHE-4410M
今天路途比较长,好几段路线都在很高的山崖上,汪老师的腿有伤走在最后面,阿芳在后面陪他一起走,中午吃饭时大约等她们超过半小时,我们的在木屋等饭大约也等了相同的时间,大家都认为走走停停会打乱节奏方法不够好,还不如自带方便餐这样会更好。不过总的行程还算是比较休闲,不管怎样安排我想对于大家来说都不应该太难。吃完午饭我们在哪里小睡了十几分钟又有开始徒步,下午的路线只用了1小时多就到达了营地比预期的要快得多。
4.6-DINGBOCHE-4410M休整
早上8:30出发到旁边的山(5090M)适应,今天去适应的大约有一半的人,中国队去了王石、吕钟霖和我,汪老师由于有腿伤没有和我们一起去,HH和大壮在忙他们的直播,阿芳和向导去拍照片。今天适应高度上升600米,我开始还勉强能跟上他们,走到一半时我跟不上了,在山下看这座山一点都不高,可是想到达顶峰还真是不太容易,我就跟着其他的国家的队员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中间有一段时间想放弃到顶,可是又一想今天虽然不是决定性的攀登,可是还是不要放弃每一次锻炼的机会,最后坚持到了顶峰,看见了东边的MUKALU,西边是MULASLU去年登顶的方向,还有其他国家的登山爱好者,大家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是脸上都写满了到达顶峰的满足感,我在所有的适应过程都带着我的相机和摄像机,这也是对机器功能的进一步掌握和体能的锻炼。拍照和摄像完毕后我就下山了,到达住宿地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2点了,今天的午饭感觉特别香,也许是真的饿了,也许是身体开始好转。
下午HH看到我在写日记,说让我用英语写,我知道他是开玩笑,这对我来说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次登山学习英语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还是不要错过每一次练习的机会。下午5点他们用“笔杆”通过卫星做了一场王石的深圳卫视直播。如今的科技真是发达,听说以前央视要做一场直播节目需要好几十口人,今天我就看见HH和大壮他们俩就完成了这场直播节目,真是不简单。他们为了完成直播节目每天都忙得不行,对于他们这次登山来说是件很辛苦的事。大壮没有高海拔经验,但是去过北极这样的恶劣环境,吃苦耐闹应该不是问题,只是没有高海拔经验会引起更多的头疼、恶心等反应,这次登山对于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