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纳斯鲁-7.最后一步
(2009-10-26 21:40:26)
标签:
飞雪静静登山马纳斯鲁摄影探路者时尚王石原创旅游健康美图杂谈 |
分类: 雪域之巅 |
大多数登山者都会在上升的过程竭尽全力往上攀登,经常会忽略保存一些体能为下山做准备,登顶成功后的喜悦也经常让人们麻痹大意,所以会导致80%的山难都发生在下撤过程中。
2009.9.27
在登顶以后给大家拍了一些素材,就准备下撤,在下撤前担心走到半途没有氧气,我请达瓦丹增帮我换上了一瓶新的氧气瓶。下撤了一段我回头看见杨队面对山顶跪在那里,我想可能是一个执着攀登者对他最高愿望的祈求或者祝福吧,在这神圣的山巅把愿望传递给上天!一向状态很好的杨队,今天的攀登状态不是太理想(也许是他的氧气面罩有点儿问题,他的新氧气面罩在C3营地给了我,要是真有什么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还这个帐?),同时也担心他在山上出状况。等我反应过来打开时摄像机时,镜头只为这段历史留下了一个尾巴。由于电池露在气温很低(大约零下20°)的环境下拍摄,大约拍了一个多小时的素材2块电池很快就没电了。下撤到顶峰下的第一个雪坡我见HH坐在那里,由于他在在途中大量的拍摄会消耗比其他队友更多的体能。我替他带走了他用衣服包裹好的“豌豆”,此时自己下撤也更加小心。路上我和达瓦丹增遇到2个夏尔巴休息,达瓦丹增让我也休息一会儿,我没有休息并且告诉他,前面都是大缓坡没有危险我就先走着等他。可是下撤到快到C3营地前有一个较陡的冰坡,我没有什么攀冰的经验,对巨滑的冰雪混合地形心里没有一点把握,在这段下撤过程中我2次被陷入了冰裂缝,这段冰雪坡没有路绳自己每走一步都变得非常小心。
下到C3营地体能很好的张伟和方平已经继续往C2下撤了,王石、张梁、戈正芳也到达了营地休息一会儿也开始下撤。我等到HH和杨队安全的下来心里也踏实了。在营地我向DAWA询问了那个躺在雪里攀登者的情况,得知这是一个日本人,大约3年前在这里遇难了,具体的情况他也不清楚。我问HH在上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这个躺在雪地里的日本人,他问我在哪里,让我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说我有责任和义务去记录。我没有同意他的要求,只是告诉他那个躺在雪地日本人的位置。
C3-C2的这段下撤是最难的一段,(这段坡度是最陡的,而且好几处都是冰雪混合地段,海拔也在7000多米,还有暗藏的冰裂缝。),在这样的地方滑坠可能是凶多吉少。我等着HH拍完那个躺在那里的日本人,也许是经历过几次救援的经历吧,我等着和HH一起下撤走过了最难的路段。到达C2时已经下午4点多钟,张伟、方平、王石已经往C1下撤了,我问杨队、张梁、戈正芳是否愿意继续往下撤,结果他们都说不再下了,加上HH我们5人今天就留在了C2过夜。
2009.9.28
早上起来后简单喝了点热汤就开始往C1撤,感觉今天大家下撤到BC大本营应该比较轻松,但是也有很多暗藏的危险,这一段虽然海拔降下来了,坡度也相对缓一些,但是这段的山形是最容易雪崩的,冰裂缝也很多,在路上HH还卡在了冰裂缝里两次,还好被卡在那里没有掉进去,只是有惊无险。在提醒HH的同时我也时刻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大意,我们下到C1简单的吃了一点方便面,开始下撤的最后一段,这一段大家的体能相对已经是很弱的时候,虽然海拔只有5000多米、坡度除了两处比较陡其他地方都是大缓坡,还是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冰裂缝,也得非常小心。在下午4点多钟我们安全到达BC大本营,完成了这次雪山攀登的最后一步!
2009.9.29
休整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下撤到了SAMAGON
2009.9.30
早上9点从SAMAGON小镇坐直升飞机到加德满都,我们进山用时一周的路程,今天只用45分钟就达到了加德满都,3天时间我们从海拔8000多米降至到1000多米-高差7000米。下山后难免醉氧、头晕,上午回到酒店就想躺在床上不起来,中午还是被叫起来去一个名叫“北京饭店”的地方一聚,最有意思的是,吃了好多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感觉没有吃饱,然后老板走过来和我们聊天说:“去年有两个晒得满脸掉皮刚下山的山友来这里吃饭,先点了几个菜结果吃得精光,后来又要了几个菜,从中午吃到下午3点多钟,两人一共吃了12个菜,才算满足的离开了。这么多菜不知道他们怎么吃下去的?”听饭店老板这么一说我们9人吃了十几个菜还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