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行-滴血大教堂

标签:
世界俄罗斯圣彼得堡旅游摄影 |
分类: 欧洲 |

1
公元1883年,亚历山大二世之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这座教堂。1907年,教堂主体建造完成,以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外观娇艳秀丽。1917年,俄国革命以后,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夺,其内部破坏严重。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关闭此教堂。1939年9月1日,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被德国军队围困期间,引发严重的饥荒,基督复活教堂被用作蔬菜仓库,因此得到了绰号“马铃薯上的救主”。1970年7月,教堂的管理改属圣以撒大教堂 (当时作为高利润的博物馆)。1997年8月,教堂在关闭27年后重新开放,但尚未祝圣,不作为全时间的礼拜场所。
2
基督复活教堂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轮廓美丽,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教堂高度约81米,宽阔的外形,采用了与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构造,与华西里教堂的区别在于镶嵌复杂、颜色艳丽的影像图案,用丰富的彩色图案瓷砖、搪瓷青铜板装饰面。
3
在圣彼得堡滳血教堂,我还遇见一件有惊无险的事情。俄罗斯小偷横行,莫斯科、圣彼得堡也不例外。在滴血教堂参观时,我前面挎着相机,后边背双肩包,一个小偷就跟在我后边,拉开双肩包的拉链准备偷东西。由于我注意力在拍照片上,没有发现小偷的偷窃行为。这时,一位俄罗斯大妈走到小偷面前,制止了小偷的行为并大声呵斥小偷。我转过身来明白了是什么回事,然后用手上的单反相机狠狠的在小偷的头上砸了几下,小偷不敢还击,骂骂咧咧的悻悻离去。其实小偷在偷我双肩包时,就有几个中国大妈亲眼所见,可是他们没有一个出来制止小偷。俄罗斯大妈的见义勇为精神感动了我,我对大妈深深的鞠躬致谢。
4
5
6





前一篇:俄罗斯之行-喀山大教堂
后一篇:俄罗斯之行-滴血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