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素有川西“第一丛林”、“第一禅林"之称。1983年,昭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也是我国重点的佛教活动场所。

1
昭觉寺在汉朝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唐朝贞观年间,初名"建元寺"。唐宣宗时赐名"昭觉"。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唐代高僧、禅宗曹洞宗传人休梦禅师任建元寺住持,他兴工构殿,扩建寺庙,并奉旨改寺名为"昭觉"。五代十国时,战乱迭起,昭觉寺仅存"房舍五间,田土三百廛"。后殿堂衰颓,寺庙荒芜。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休梦法师五世法嗣延美禅师住持昭觉,用了30多年的时间进行全面修复,殿堂房舍增至300余间。宋神宗元丰末年(1085年),禅宗临宗禅师纯白任昭觉寺住持,开堂说法,从者甚多,被称为"西川第一丛林"。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蜀献王迎接智润禅师任昭觉寺住持,并扩建寺庙。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兵火。清代高僧破山和尚发起重建,并开荒种田,植树造林,修筑石堰7.5公里。清康熙二年(1663年),丈雪法师在此结茅禅居,筹款重建,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圆觉殿、天王殿、金刚殿、说法堂、藏经楼、八角亭等殿宇,重塑佛像,迎请佛经,恢复丛林大观。康熙十二年(1673年),佛冤法师任昭觉寺住持,又继建先觉堂、御后楼、五观堂,客堂、钟鼓楼及寮房300余间。
2
1966年文革,昭觉寺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文革"伊始,昭觉寺首先受到冲击,全寺佛像无一幸存,寺内的大雄宝殿和说法堂遭到彻底的摧毁被夷为平地,全寺所有的法器荡然无存。后曾一度被改为北郊公园,1975年,动物园进驻寺内,在园林区域伐木取材建起了各种动息嬉戏的场馆,并对寺院残存建筑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首先在原大雄殿和说法堂的遗址上开凿成人工湖,唯有原殿前生存的黄树被保留下来,孤立地环顾着水面静观世变。
1983年,国务院确定昭觉寺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后,四川省及成都市人民政府通过与宗教界人土的次协商,作出对业已经过改造并已具规模的成都动园,实行寺园双方'划界筑墙,彻底分开"的决定。1984年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从1984年起,先后维修了大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地藏殿、观音阁、御书楼、韦驮殿、藏经楼、五观堂、石佛殿、普同塔、先觉堂等殿堂楼亭。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