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6月22日,周恩来总理约请夏衍、陈荒煤、崔嵬等文化部、电影局领导和各地电影厂的厂长、编剧、导演、演员共30多人,到中南海自己的家中用餐。开饭前,总理郑重地说:“现在我们的电影院里挂着苏联电影明星的照片。我们建国都已经12年了,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明星嘛!”
会后,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首先收集民意,根据观众意愿,中影公司在《调查情况说明》中设想:可否在电影院、娱乐场地以及与文化艺术相关联的地方,悬挂广大观众最欢迎和最喜爱的演员剧照或个人照片?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当即批示同意。中影公司着手在长影、上影、北影和八一厂四大电影厂进行评选电影明星活动。
1962年初,文化部发布文件通告:上影厂的赵丹、白杨、张瑞芳、上官云珠、孙道临、秦怡、王丹凤,北影厂的谢添、崔嵬、陈强、张平、于蓝、于洋、谢芳,长影厂的李亚林、张圆、庞学勤、金迪,八一厂的田华、王心刚、王晓棠,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的祝希娟(当时尚未调任上影,但她的名额算在上影指标中)等22个人,定名为“新中国优秀电影演员”,俗称“22大明星”。

50多年过去,随着陈强、张瑞芳的离去,这批“22大明星”己有11人离开了我们,他们是: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90716/00080287d0980bc908f035.jpg
崔嵬(1912—1979.2.7),出演过《宋景诗》、《黄花岭》、《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
http://t2.baidu.com/it/u=2219062331,611162363&fm=0&gp=0.jpg 谢添(1914年6月18日-2003年1213),出演过《新儿女英雄传》、《走向新中国》、《六号门》、《无穷的潜力》、《罗小林的决心》、《风筝》、《林家铺子》、《春暖花开》、《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洪湖赤卫队》、《老人与狗》、《风月》等影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f/f4/%E6%BC%94%E5%91%98%E8%B5%B5%E4%B8%B9.jpg 赵丹(1915-1980),他先后主演了《为了和平》、《李时珍》、《海魂》《林则徐》、《聂耳》、《烈火中永生》等影片。
http://t3.baidu.com/it/u=1440047918,1483669623&fm=0&gp=0.jpg 陈强(1918年一2012.6),出演过《画中人》、《三年早知道》、《红色娘子军》、《魔术师的奇遇》、《海霞》、《大河奔流》、《瞧这一家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爷俩开歌厅》等影片。
孙道临(1921.12.18-2007.12.28),先后出演《渡江侦察记》、《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李四光》、《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影片。
http://a1.att.hudong.com/62/50/20300000873336134095509320720_140.jpg
白杨(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出演《十字街头》、《中华儿女》、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冬梅》等影片。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2/06/29/35/652918053462007615.jpg
张瑞芳(1918年6月15日一2012年6月28日),出演《李双双》、《家》、《凤凰之歌》、《三八河边》、《
大河奔流》、《泉水叮咚》、《南征北战》、《聂耳》等影片。
http://res.news.ifeng.com/abaae711ba7f5202/2011/0516/rdn_4dd06b0b52076.jpg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出演过《太太万岁》、《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丽人行》、《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南岛风云》、《情长谊深》、《今天我休息》、《春满人间》、《枯木逢春》、《早春二月》、《小铃铛》、《血碑》、《舞台姐妹》等影片。
http://t3.baidu.com/it/u=1146755652,2837330792&fm=0&gp=0.jpg 李亚林(1931--1988),《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虎穴追踪》《柳暗花明》
《烽火列车》《寂静的山林》《芦笙恋歌》《徐秋影案件》《冰上姐妹》《前哨》《南海的早晨》《钢铁巨人》等影片。
张圆(1926年12月22日--2000年8月10日),出演了《祖国的花朵》、《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笑逐颜开》等影片。
虽然他们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塑造的银幕形象却留在世人心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