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中国 重庆篇  丰都鬼城

(2012-05-21 13:11:51)
标签:

丰都

鬼城

摄影

旅游

杂谈

分类: 京津沪渝
      丰都鬼城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鬼城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内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间的建筑。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屹立于丰都鬼城边上的阎王雕像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鬼城在丰都名山上,这座牌坊就是通向鬼城的。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进入鬼城,首先见一哼哈祠,内塑哼哈二将。传说哼将叫郑伦,本是商纣王的大将,官至督粮上将,曾拜度厄真人为师,学得一身绝技。度厄真人授他窍中二气,碰到敌人时,鼻子一哼响若洪钟,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郑伦靠着这个绝招,战胜了许多对手。后来被周武王的大将擒获,隧投靠了周武王,仍当督粮官。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哈将陈奇也是商纣王的大将,曾授异人秘术,炼成腹内一股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涌,对手魂魄自散。陈奇曾与降周的郑伦交战,一哼一哈,不分胜负。后来陈奇被周将黄飞虎刺死。武王灭纣后,姜子牙归国封神,封郑伦和陈奇镇守两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之神。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鬼城中的财神殿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殿内塑像为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赵公明。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药王殿:对联: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殿中药千为孙思邈和邳彤。

    孙思邈:隋开皇元年(581年)生于今陕西耀县,殁于唐永淳元年(682年)整整活了101岁。他少时刻苦学医,以博 览经史子集、历代医书和兼通佛典闻名于世。他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广泛收集并应用民间秘方、药方和针灸技艺,不仅医德高尚,且乐善好施,潜心编撰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著名医学巨著,为我国的古代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传说中他曾治好唐太宗妻子的怪病,被唐太宗封为药王。老百姓感念其医德,道、佛两教都很尊崇他,封他为医圣、药王菩萨,并建寺祭祀。

     邳彤:河北安国县人,系东汉开国功臣。他曾随刘秀在平定王莽篡权的战役中,战功显赫,后被任命为曲阳太守。他自己不但精通医学和药理,而且倡导扶持民问医药行业。从此,安国就有了种药、制药、重视医疗的传统,成了我国后来的“药都”。邳彤去世后,安国人便在城门外建了一座“邳王庙”,后宋徽宗又加封他为“灵贶公”,并下诏建庙祭祀。邳彤后来也渐渐的被奉为“药王”。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奈何桥,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问(1403—1424年)。这是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连接阴曹和阳界,审视善良与罪恶,宣制生存与死亡的“试金桥”。

    “奈何”一词,引自梵文,意即“地狱”。传说人死后来到这里,有罪的亡魂是过不去的,要被两旁的小鬼打入“血河池”遭受虫蚁、毒蛇的折磨,而行善之魂过桥却非常简单。奈何桥也是传说通向地狱的第一道关卡。左边为金桥,右边为银桥,传说走金桥的人能升官发财,过银桥的人可健康平安。不过在通往阴曹地府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过中间的奈河桥,金桥、银桥只能在还阳时才能走。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奈何桥上有小鬼们把守着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10  为了平安健康,有鬼也不怕,游人们勇敢地走过奈何桥。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11   寥阳殿原为明蜀献王朱椿的香火殿。蜀献王朱椿素有“蜀秀才”之称,传为朱元璋的第十一 个儿子,明洪武二十三年被封为蜀王(1390年)。他文韬武略,长相俊儒,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大将的风范,因而深得朱元璋的宠爱。他入川后,很快便平定了南北番人的骚乱,并倡导礼教,轻徭薄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史称“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12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13
走遍中国 <wbr>重庆篇 <wbr> <wbr>丰都鬼城
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