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视觉/图片摄影旅游 |
分类: 凉山摄影 |
讲几个发生在美丽大峡谷的传奇故事。
在锦屏大峡谷,雅砻江北岸,有一个叫洼里的地方。洼里这个地名怎么来的,没有考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洼里这样一个方圆仅40平方公里的地方,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蕴藏着丰富的金矿。
历史上,洼里曾是蒙古族茹库部聚居处,元十五年(1278年)在此建金州,后降为金县,明末取消建制,清末建金矿局,设立金厂。洼里金矿在明朝时就已设矿开采。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相继有人采掘,到道光时一度旺盛。解放后,洼里采金也没停过,1958年政府在这里组织开采金矿,到1967年停采,十年间生产黄金75285克。政府在这里曾设金矿县,1960年金矿县撤销,其行政区划分别划归盐源、冕宁两县。
自从有采金史以来的几百年间,洼里金矿吸引着无数的掘金者,不畏路途艰辛,长途跋涉,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圆他们的淘金致富梦。在洼里金山,留下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
1877年冬月初一,叶焕文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4岁开始捡煤渣,10岁到煤矿挖煤。1909年12月,怀着同大多数人一样的挖金致富的心情,经过12天的艰难跋涉,叶焕文来到洼里金山圆他的发财梦。
叶焕文到了洼里,在一个金洞里帮老板背金沙。 12月19日,叶焕文从洞里背一背金沙出洞,洞中弯道和岔道太多,光线又暗,他一下摔倒在地。这时,奇迹出现了,叶焕文发现黑暗中有块石头居然散发出光芒,他仔细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块石头居然是一块金子!
叶焕文迅速把这块“石头”周围的泥土和碎石清除,把金子小心的抱在怀里,并用手掂量一下,“哇,足足有三十斤重。”他在巨金上坐了一个多钟头。
叶焕文自从拥有了这块巨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度日如年。这些日子哪怕再累再忙,他总要抽时间偷偷摸摸地到埋藏巨金的地方去看一看,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拣得巨金,他不停地更换着藏金的地方,最后又把巨金转移到了一个坟场,并在上面作了标记。
艰难的熬过两年多,1912年7月27日,叶焕文从墓地中取出巨金,并在巨金上糊上人屎马粪,然后用背兜装上伪装好的巨金,选择无人涉足的偏僻小道,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悄悄把巨金背到盐井(现在盐源县城所在地)一个同门叶松廷的家里。叶焕文将巨金一分为二,将小的一半送给了叶松廷,以感谢这几年他外出采金,叶松廷对他家的照顾。
但是,叶焕文挖到巨金的消息很快在洼里金山传开了。闻讯后的金矿局立即派人到盐井调查此事,县衙也紧跟着发出了通缉令。在惶恐中,叶焕文把自己手中的大半巨金托付给了自己经常住店的房东王记老板,并承诺等风声过后分一半给王记老板。王记老板与法国传教士很熟,便把叶焕文送到那里避风。由于风声太紧,南京国民政府已过问此事,传教士劳益谦和王记老板暗中通过从左所来盐井贩山货的马队,秘密地将叶焕文转移到了左所(现在的泸沽湖镇)藏身。并承诺等风声过后两人二五分金。通过房东和一个法国传教士的帮助,他远逃左所(即现在的泸沽湖镇)避难。
叶焕文在左所的消息,被县衙到前所办案的两个差人知道了,两人设计买通了知情人,将叶焕文用猪槽船载到泸沽湖中后交给了他们。但这两个差人受了叶焕文620两白银的贿赂后,又将他放了。
好景不长,苟且偷生的叶焕文在左所没到一个月,左所土司便接到了县衙的公文,派人立即将叶焕文押送到县衙归案去了。叶焕文被关进了大牢里,他始终报有一线希望,死也不肯讲出巨金在哪里。在各种酷刑下,1913年元月,36岁的叶焕文死于牢中。
叶焕文为巨金死于牢中,叶松廷也害怕殃及他家,惶惶不可终日。为保全身家性命,叶家把叶焕文送的那小半巨金主动交给了金矿局警长。这块巨金很快送到了南京,经专家鉴定:巨金呈弧形,破口处长180毫米,宽110毫米,底面微凹,杂质占总量的百分之五,属自然状态的金子。
南京国民政府派员将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巨金送往巴拿马万国博物展览馆陈列。至今在展览馆里的这块巨金前赫然写着:品名:自然巨金(纯度95%),重量:16000克,产地:中国洼里,挖掘者:叶焕文(36周岁),产时:1909年12月19日(清宣统元年),送藏国:中国,珍藏时间:1924年12月。
巨金进入万国博览会后,许多国家为之惊叹,但又十分遗憾:“另一半到底在哪里?”
第二个故事,有点喜剧色彩的故事。
柳文,是洼里公社一个生产队的社员。其父亲原来是国民党的一个小军官,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被派到洼里收鸦片,由于把收来的鸦片私自卖光并挥霍无法回去交差,只好在洼里娶妻安家。
1978年,柳文在帮老板挖金背沙。有一天,他从金洞里背一背石沙往外倒时,在沙石中发现了一块二斤多重的块金。他见四周无人,把块金悄悄拿回了家。
柳文把金子带回家后,被父亲知道了。经过历次运动的教育、提高了警惕和觉悟的父亲,感到这块金子是祸不是福,他对儿子说:“这块金子我们不能要,一定要交公!”听从父亲的教导,柳文如实把这块自己家祖祖辈辈都没有见过的块金交给了当时的生产小队长。
小队长收到块金后,以集体的名义,给了柳家两百块钱、一百多工分和两百斤大米作为奖赏。而小队长拿到这块重量不轻的金子后也不敢私吞,决定上交国库。于是,他带上金子,辗转到成都交给了当时省上的黄金管理机构。为此,他受到了一位副省长的接见,还作为对国家有贡献的功臣到处参观,平生第一次坐上飞机在成都上空风光了一盘。
风光一阵回来后,这位捐金功臣被提升为大队长。而柳文还是和从前一样,在他打工的金洞里一趟一趟地往外背沙石。虽然他每天都在留意自己倒出的沙子,却再也没有看到过半粒金子。
虽然洼里采金已停多年,但仍然有人掂记着这块地方,他们采用更先进的手段进入洼里采金,以圆他们的发财梦。
淘金者用大型机械挖沙石淘金
安装在江边的摇金床
当地老百姓用传统方法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