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08-10-09 18:48:48)
标签:

杂谈

 

名称

科学

制定教师

 

授课班级

   四(12

学生人数

87

教科书名

  《科学》教科版

册次

四(上)

2002 年版)

总课时数

38

讲授课时数

32

复习课时数

4

考试课时数

2

学生参考书或练习册

《科学作业本》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成绩分布、双基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同学们对科学都很感兴趣,实验习惯与态度也有所形成,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优劣悬殊较大,好的学生具有了独立实验的能力,差的学生几乎没有科学实验、科学探索的概念,并且差生面较广。

   (2)重新编组以后,各小组内的协作能力发挥的非常不好,而每周的课时数不多,因此扭转的速度较慢。

   (3)家庭及周围能配合的力量较少,孩子要准备的实验材料,完成率很低,加上有些家长在外工作,所以很多活动很难得到较好的开展。

   (4)用于提供给学生探索与观察的环境与时机太少。孩子们活动范围较少,接触面较窄,再加上要忙于作业,并且学生家长不重视,更少有家长配合与帮助。                                                                                                                                                                                                                                                                                                                                                                                                                                                                            

(二)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由“溶解”、“声音”、“天气”、和“我们的身体”五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溶解: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则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天气: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的多种方法。

我们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的了解从身体的结构开始,通过观察,采集数据和模拟实验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认识了解人体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   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授课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授课内容

需要课时数

执行情况

1

9.3——9.7

1、始业教育,             2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

 

2

9.10—9.14

3、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4、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

 

3

9.17—9.21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6、溶解的快与慢

2

 

4

9.24—9.28

7.、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8、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2

 

5

10.1—10.5

国庆放假

 

 

6

10.8—10.12

9、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0、听听声音

2

 

7

10.15—10.19

1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2、声音的变化

2

 

8

10.22—10.26

13、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4、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9

10.9—11.2

15、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6、保护我们的听力

2

 

10

11.5—11.9

17、机动                    18、我们关心天气

2

 

11

11.12—11.16

19、天气日历                20、温度与气温

2

 

12

11.19—11.23

21、风向与风速             22、降水量的测量

2

 

13

11.26—11.30

23、云的观测              24、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2

 

14

12.3—12.7

25、身体的结构              26、骨骼、关节和肌肉

2

 

15

12.10—12.14

27、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28、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2

 

16

12.17—12.21

29、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30、口腔里的变化

2

 

17

12.24—12.28

31、呵护我们的身体         32、机动

2

 

18

12.31—1.4

33、课外实践活动成果展评  33、教学小结

2

 

19

1.7—1.11

复习

2

 

20

1.14—1.18

复习   考试

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