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甲百万地方五千里的他(中)

(2023-07-14 05:29:59)
标签:

历史

旅游

分类: 散文杂感

带甲百万地方五千里的他(中)

因为笔者曾经来过楚王车马阵景区,所以就成了解说员。此次一路同行的炎黄宜昌经济专委会的老师都是文史专家,知识渊博,所以就只能说些介绍题板上没有,但绝对有趣的一些有关花絮。
据《江陵地名志》记载,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这是正确的。但现在不少媒体在关于熊家冢的宣传报道中声称:“熊家冢”因埋葬的楚国国君姓熊而得名。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事实是:所谓埋葬熊姓祖先,指的是在熊家冢主冢东侧的若干座明代熊姓家族的墓葬,考古发掘的砖刻地券上有“熊显太”“熊连”等人,这才是“熊家冢”的得名由来。战国时代的楚王,以芈为姓,以熊为氏。虽同为“熊”,且葬于一地,而相隔两千年,乃是巧合。
熊家冢是如何发现的?
1979年,荆州组织修建漳河水库二干渠时时,由于熊家冢封土巨大,熊家冢陪冢、排葬坑的全部封土和熊家冢的大部分封土被当时负责修建的民工取走,而且二干渠直接从熊家冢穿过,致使熊家冢西北部露出墓口和两级台阶。有一天,突然挖出了一只马脚骨头,接着还有马车。这一发现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当地考古工作部门的注意。考古清理后发现,这里是一个小型车马坑,发现马脚和马车的地方,是车马坑的西南角。车马坑出土了一架马车,和两匹马的骨头。于是熊家冢墓地被发现。
因为熊家冢地处荆州、荆门、宜昌三市的交界地带,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历来是盗墓贼觊觎的目标。自荆州市文物部门分别于1979年、1995年、2001年对该墓进行过三次大规模勘查之后,熊家冢墓地被盗掘30余次。尤其是1999年和2000年的两个盗洞都已达到椁板,曾使大量沼气外溢。而且每逢干渠通水期便向下渗水,严重威胁墓地的文物安全。
于是从2006年起,考古人员在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宗北村与当阳市河溶镇星火村交界处,对楚王陵进行考古发掘。考古过程中,在主冢周围陆续发现大量的殉葬墓、祭祀坑和一个规模宏大的车马阵。直至2008年,发掘面积累计已达31000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套)。同步实施的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保护工作更被誉为南方土遗址保护的杰出典范。
为什么判定这是座楚王墓?
考古勘探和局部发掘表明,主墓为甲字形土坑竖穴木椁墓,有多级台阶,墓口边长约67 米,墓口距椁顶深约14 米,椁室面积约400 平方米。东边有斜坡墓道,长约33米,东端宽约6 米,西端宽约30 米。2011年对楚王陵实施保护,填埋了水渠并覆土保护。现楚王陵地面以上高度约16 米,表面覆草。而王后陵也就是付冢,为主人之妻(后)墓,规模约为主墓的一半。最后形成的考古结论是这样写的:“迄今为止我国已发掘楚墓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一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
熊家冢主冢北有战车阵为护卫,南有近两百个祭祀坑,秦始皇陵的气概不过如此。熊家冢还发现120座殉葬坑,这是秦陵没有的,更是判断墓主身份的重要信息。据《墨子·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现已发现的陪葬坑已远远超“将军大夫”级别,敢与天子一样的,只能是楚王。
    在周朝,车乘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然而在1号车马坑中,有3驾马车为6匹马驾1车,说明墓主逾越周朝礼制。这也从侧面说明,熊家冢墓葬的主人是楚王。而湖北俗语中的“不服周”,意思是“不服气”,其来源就是楚王不服周天子。而这些本应该是周王的葬制,僭礼越制的只能楚王敢,在楚国境内,其他人不可能,也不敢,这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