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茶去》(1)

标签:
方言历史文化宜昌茶叶 |
分类: 峡州夜话 |
宜昌石头:对于国人来说,喝茶并不玄妙,说平凡也平凡,说高雅也高雅,这就如同中国人的xing格,随xing自然、不拘一格;随遇而安、甘守清淡,一句“吃茶去”也就包罗万象了。因为徐炜先生的那个“假xing穿越”和张勇先生的那句“佳茗半世纪,茶缘三千里”的画龙点睛,就凑成了这篇拙文。
感谢宜昌炎huang文化研究会、经济专委会、红se专委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刘思沪、李明义、张勇、张永久、沈传诚、罗洪波、孙波、代昊、吕航、曹蓉、陈jun娥的大力协作,感谢青岛史学研究、常德湘西文史的各位老师,感谢徐炜、路华、岳东良等人的资料提供。
曹宗国:此文可谓茶文化之集大成,喝茶品茗的古今诗话。如果能把宜昌本土的茶史,如李白写玉泉茶,陆游品天下第四泉以及宜都红茶,茶马古道也写进去就更好了。
宜昌石头:曹老师好,这是个关于茶的系列文章,一为《吃茶去》写茶的历史,二为《客来哒》写宜昌的茶叶,三为《林檎茶》写当年宜昌城区家家都有的一匹罐,宜昌茶叶产地太多、品种太多,不好下笔。朋友传我几篇文章,才知道宜昌民国当年的茶叶绝大多数来自邓村大老岭雾渡河,恩施的茶叶绝大多数都是借茶马古道到长江中下游去,而宜都的红茶数量太小,形成不了规模。更重要的是写过宜昌茶史的太多了,我这样的半吊子肯定比不上专家,就换了个角度写宜昌的待客之道,似乎好玩一些。这就有了《客来哒》。来自文耀棠老师的山歌中的一句:小幺妹咧,你家客来哒
行人:但愿茶长久,《笑府选》说,热的有趣。
宜昌石头:谢谢褒奖,请多提意见。
曹宗国:此文可谓茶文化之集大成,喝茶品茗的古今诗话。好!
宜昌石头:谢谢老师的夸奖,您提到的那段诗话是我二十多年前的一篇征文,得了个散文奖,颁奖在广州,请广州的朋友代领,他们不gan。只好去了,路费加上那里的应酬,就上个董大哥当——折了大本
品茶:多向您学习。
宜昌石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zui喜欢看到你的指正。
任游天涯:王老师写得好,受教了!
宜昌石头:@张裕阳?过奖了,惭愧了。
赵志满:已经号召大家都“吃茶去”!
宜昌石头:谢谢了,前几天还和永久提及他的兴山避暑,如果不是这次德尔塔,我们也有可能去体验一番的,遗憾了。
赵志满:以后多有机会,向王老师请教。
宜昌石头:我也有些情况想要向赵老师请教,相信会有机会的
前一篇:关于《宜昌荟之读得写不得》(下)
后一篇:关于《吃茶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