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看了科幻大片《钢铁侠 IRON
MAN》,之所以迫不及待看这部电影,一方面是自己最喜欢的科幻系列,另一方面它的名字
IRON MAN
,让我感觉很亲切,因为自己也曾经用过这个网名-------铁人。
感觉这部电影糅合了美国的变形金刚和日本的圣斗士星矢中的“黄金圣衣”,虽然我们可以想像格林机枪打不透钛合金盔甲,人在超音速下的内脏状态,以及推进器燃料的储量等问题,这些场景在科学理论是行不通的,但是影片的编剧和导演等老美就是敢想,敢做。才使得这部科幻电影如此精彩。
想起了另一部电影,也是自己最喜欢的------《独立日》(又名《地球反击战》),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十遍了,我不知道现在国内哪部电影能够和这部十年前的好莱坞制作打个平手,哦,不,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幻片,《长江七号》算是和科幻打了个擦边球,但是电影中的UFO,我还是不作评价了。
国内名导不敢拍科幻,我想不亚于三个原因,首先是不敢,好莱坞的科幻就好像是一部史诗著作,大家看得多了,你也“随大流”整一个科幻,可是看惯了名著的人断然是不喜欢看浅显的连环画的。
第二,科技水平摆在那儿,记得N年前徐克导演的《蜀山传》,号称十年内科技含量都不落伍,我只能可怜巴巴地问大家谁有没有看见我的牙,看了《蜀山传》笑掉的……
第三,头脑不行。这里不是说名导们的智商低(怎么会低呢,人家天天都在数钱呢,一边数一边烦------这钱什么时候能数到头呢),也不是指人家情商低(情商低的人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潜规则艳照门呢),而是说他们没有那个想象力。你让他想像一下飞碟,他可能会说,嗨,白教练,你上课累了就歇会吧,我有那个时间琢磨一下炒作,票房,潜规则,哪一个不比UFO来的现实,来的实惠?
这也不能怪电影人,社会环境在那儿摆着,你该不会让人家超越这个时代吧,中国人本来就不是善于幻想的民族,你见过国内哪个作家写过很成功的科幻小说?学者们也乐于研究古人们莫须有的“桃色新闻”“风流韵事”,就连最“正宗”的什么国内飞碟研究会,也都是草包,酒囊,饭袋,衣架而已……
我不是整人身攻击,我只是就事论事,前不久网上不是发有那些飞碟研究会小组成员讨论某次不明飞行物的照片吗?我看了照片还以为是领导聚餐呢,后来看到文字才知道原来大家是在讨论问题。再看看所谓的“专家”,各个膀大腰圆,怎么看也不像是跟科学沾边的学者,反而像是退役后的摔跤柔道运动员……
去看看“DISCOVERY探索频道”,地球那边的飞碟研究机构用的是什么设备,而国内的相关机构呢,鼻子下方就是最高的科技……
中国科幻的前景,让我感到越来越科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