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用手机写成的书
(2019-11-27 23:12:00)一本用手机写成的书
拜读王石禄同志签赠的新著《品事思行》,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名句。因为,这部“手机短信文集”所辑纳的200多篇短信体文章,长话短说,精辟凝练,遍布哲思睿语,犹如一座充满思辨珠玉的思想库。
令人想不到的是,书中的短文出自一位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退役大校之手。作者的军旅生涯一直在政治工作领域,先后担任团政治处干事、股长、主任,团政委,师副政委,期间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修2年多,不仅经历丰富,视野开阔,而且文字工作也有很深的造诣。通过短信形式写稿,可谓是“大手笔”的“小制作”。尤其是还集腋成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结集出版,实在是可喜可贺。
作者退役后,一个机缘巧合,与《北京晨报》的“海霞播报”栏目结缘,通过手机短信与时代对话,有感而发时就将思考形诸文字,或发朋友圈与大家分享,或转给报社供编辑选用,在近4年时间里先后发出一千多条短信,平均每周有一条被晨报采用,还能收到编辑的点评式回复。不仅提升了生活格调,而且通过短信析事明理,激浊扬清,为社会做出了新的贡献。
读罢这部短信文集,有四个鲜明特色值得说说。
一方面是形式新颖。一本书全部用手机写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作者以手机为“武器”,将笔耕不辍,变为“机”耕不辍,随时随地记观点,见缝插针写言论。这种用手机写稿,用手机发稿,媒体平台向手机回复的方式,省去了传统的投稿和通联流程,机来机往,快捷方便,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非常值得点赞。
另一方面是内容精当。所谓短信,基本特征是“短”,言简意赅,要言不烦。书中最短的言论“快乐人生需要智慧”,包括标点只有52个字符;最长的短信“商业行为禁入校园”,也才185个字。当然,写稿并不是为短而短,每个短信都经过精心提炼打磨,虽不敢说字字珠玑,但可以说“浓缩的都是精华”,是一种“短平快”的表达。作者在阐述立场、亮明观点后,大多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再一方面是文风朴实。作者将“老政工”善于说理的看家本领拿来写短论,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许多短信散发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味道,犹如晨光短笛,悠扬而隽永。比如“盼望天天‘315’”、“股市跟风有风险”、“‘朝阳群众’值得点赞”、“网游风靡要自控”等短文,发由衷之言,写心底呼唤,好像一位邻家大哥与你交谈,推心置腹,润物无声。
还有一方面是技法娴熟。文论说,文无定法,因事而异。这本文集中的短信就是不拘章法,挥洒自如。将书名定为《品事思行》,可谓名副其实。品事,针砭时弊,匡扶正义,为新时代“鼓与呼”,通透给力;思行,面对现实,激扬文字,拿出“接地气”招式,如琢如磨。比如,“从小教孩子不吃亏是误导”一文,就在轻松自如的“闲聊”中回答了价值观的问题,使人得到教益与启发。
这本文集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作者的兄长、著名军旅词作家石祥老师给文集题写书名并作序,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石祥老师以朗诵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和歌词《十五的月亮》等作品而蜚声军内外,看到这本文集才发现,他的书法也具有大家风范。当他看到胞弟这本文集的书稿后,深受鼓舞和高兴,遂欣然命笔题名写序,留下了一则手足情深的佳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