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菩提树下 |
分类: 菩提树下 |
禅宗故事很多都是这样的结尾:禅师一句偈语,便把思维混乱、满心欲望的提问者搞得满头包。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快乐的意境。很多事情就该点到即止,有机缘的人自然明了,而且会因这种默契获得额外的快乐,至于不懂的人他永远都懂不了,又何必去费功夫说破呢?
佛禅主张平常心,宽容体谅,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一个人若不淡泊名利,没有佛禅的气量宽容,整天生活在怨恨里,又怎能活出品味出生命的乐趣?
行至水尽,心自开阔。其实想想,天空有天空的高远,彩云有彩云的逍遥,花开有花开的美好,流水有流水的自在。无论生来多么卑微,都因拥有一片天空,一席土地而感动骄傲。如果能以平常心来容纳世间万般美好,对待生活,对待文字,内在的智能才能射出它耀眼的光芒。
想起蔡志忠在《禅说》里讲的一个故事:一个人独自站在山顶上,动也不动,从他身旁经过的人都觉得奇怪,上前问他:“你为什么一直站在这里?是在看山吗?”
他摇摇头。
“是在看云吗?”
他摇头。
“是在等什么吗?”
仍是摇头。
“那你为什么要站在这里?”
“不为什么。我就是想站在这里,不为什么。”
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想说的也就是这些。
后一篇:信佛,究竟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