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bmiddle/4eb26cdcgx6BDRmn6lp8f&690
http://s11/bmiddle/4eb26cdcgx6BDRrGJt0ba&690
最近各种年假,各种讨论旅游,让我突然想起曾经大热的《北京青年》,李晨饰演的何东做了五年的公务员,日子非常压抑和单调,在看了旅游达人王跃的访谈后,那颗不安分的心终于跳动了起来,他辞职悔婚,因为他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要重新走一回青春。
最终,兄弟四个撇下家中牵绊,毅然走上了重走青春的路,烟台、深圳、云南,海边、古镇、雪山,留下了他们成长的足迹,找工作,开酒吧,决心不过以往的生活。
艺术总是高于我们的观感,看完之后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这太不现实。因为下这样的决心太难了,那种说走就走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因为生活,因为世俗,更因为我们缺少那样折腾的资本和条件。
里面的王跃真的是我羡慕的一种人,自由,洒脱,纯粹的背包族。她的论调,你用你赚来的钱去旅游,走遍很多地方之后,经历过很多磨难之后,等你再回来你有了更多的思想,更成熟了,还怕赚不到钱么?想必旅游也是一种投资。
的确,我们经常说,读书或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http://s14/mw690/4eb26cdcgx6BDSkdVkF3d&690
对于行走在大地上的青春们来说,旅游和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旅游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花钱享受异地的风光、风情、美食和 服务。有人说旅游就是从你活腻味的地方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去。
旅行则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不惧怕遭遇雨雪风霜和艰难险阻,把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随遇而安,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沉着应对,这就是旅行。
中国式旅游,人们也常常自我解嘲: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疯狂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这种快餐式的旅游其实是一种低层次的旅游,倒是给旅行社和旅游区大把大把送钱。走马观花的游法,只能说去过,而非玩过。
旅行,应犹如品美酒,要调整心态,放慢脚步,更注重的是漫漫旅途中的细细品位和观察,以获取新知。可以说旅行没有终点,行者永远在路上,旅行者钟情于人迹罕至的荒野荒原,深山大川,天涯海角。
我现在越来越能体会这种论调,也越来越向往这种旅行的意义。可也不得不承认,我着实不具备这种行走的力量。太多的考虑就少了不顾一切,说走就走的勇气和资本。
http://s12/bmiddle/4eb26cdcgx6BDStFj6Pfb&690
李敖大师曾说,到处走走对他而言是浪费他老年的生命。如果要看,各地的山山水水都差不多,一定要看名山大川。但是看看电影片和幻灯片也就够,未必要身临其境。董其昌讲了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认为,这是不对的,应该是“读万卷书,行零里路”。
我想,这又太过绝对,对于年轻的我们,的确应该将眼光放远,体会一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开阔思维,拥有新的目光和眼界。
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旅不在于拥有权势或金钱,而在于拥有精神、智慧和道德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少去旅游,多去旅行。
旅行中,到底是用相机手机记录风景还是用眼睛用心?我在努力地追求后者。
每天忙碌的节奏让生活渐渐失去美好,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给人以向往,也给人以压抑;都市霓虹灯下的车水马龙,给人以兴奋,也给人以滞后。思想停滞了,精神休克了。有时,我们需要一种释放,一种希冀,一种衬托。
向往古城、海岛。丽江、鼓浪屿是心之向往。想看看古城迷人的夜色,体会一下浪漫的气息!潇洒地过上几天无忧无虑的生活,处处充满温柔的想象。不干别的,独爱休闲。闲得可以去爬山、去玩水、去骑马、去划船,甚至闲得可以在客栈里看书,在酒吧里发呆。
http://s5/mw690/4eb26cdcgx6BDSxOXwoc4&690
就这样享受假期,体味人生。
我期待一次这样的旅行:住在一间安静优美的小屋,在鸟鸣中起床,推窗有花香铺面而来。早餐过后,在阳光温暖的抚摸里,骑车踏青或光脚奔跑。累了,就躺在绿草的清凉中,看天空湛蓝如洗。入夜,一起数繁星点点,聊心事和青春。不再疲于奔波,此时,风景不在远方,而在身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