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在建什么太空系统?俄罗斯说出大实话
标签:
军事 |
图为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
近日,据俄罗斯军事科技网发表文章称,中国已经成功建立了覆盖亚太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使得中国具备独立的卫星导航能力。在2007年,由于欧洲故意冷落中国参与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中国无奈只能退出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转而全力研制国产北斗系统,因此,中国加速北斗系统的建设,让欧美开始后悔不已了,同时,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有“复仇”的意思在里面。
多年前,中国曾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长期使用美国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把这样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全部交给美国是相当不可靠和危险的。近些年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卫星精确制导炸弹的应用越来越多,与早先出现的电视制导、激光制导和红外制导等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相比,卫星制导武器的精确命中率更好。
此外,也不容易受到天气气象和战场浓重烟雾的影响,还能使精确制导武器具有了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从而使战机等武器发射平台能够转而攻击下一个目标,或进行规避机动来增加战场生存力。因此,“北斗”系统是提升中国军队精确制导武器打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再次,“北斗”系统不但能给精确制导武器等无人作战装备以“火眼金睛”,还能给有人驾驶的飞机或舰船必要的飞行或航行导航定位服务。
我们知道,有人驾驶的飞机要想正常完成起降行动,就必须克服雾霾、黑夜等低能见度环境,红外观察设备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北斗”系统与自动驾驶系统合作,则能使驾驶员完全从操纵工作中解放出来,使飞机或舰船能够实现接近无人自主驾驶。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的GPS系统,此后,中、俄、欧、日等地区强国和组织也相继拿出了“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和“过天顶卫星导航系统”等全球或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那么,这些卫星导航系统是如何做到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的呢?其实原理也相当简单,以最早的GPS为例,GPS全系统的24颗在轨卫星可以确保同时有4颗卫星位于地球上某一个目标的上空,而目标的卫星定位接收机就可以接受这4颗卫星发送来的其位置坐标数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GPS接收机只是被动接受GPS卫星发送来的信号而不主动发出信号。
“北斗”系统作为后来者,必将有一些后来居上的本领。最重要的是,“北斗”系统的卫星信号接收机要比GPS系统多了一个主动发送信号和收发卫星短信的能力,这使得“北斗”系统要比GPS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短信通信能力。从2012年年底,中国正式宣布启动北斗系统算起,北斗系统已经运行了4年有余。根据计划,到2020年,北斗系统的卫星集群将拥有30颗以上的导航卫星,导航定位的服务范围将由中国周边拓展到全球各个角落,其总体技术性能将与美国最新开发的GPS
III系统不相上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