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媒猜测:中国两艘093绕过马六甲秘入印度洋!

(2010-04-01 06:18:56)
标签:

军事

美媒猜测:中国两艘093绕过马六甲秘入印度洋
新加坡媒体称美国华盛顿国防专家费学礼近日对于中国海军对美国的威胁做出评论:中国海军十年间成长的实力,尤其是各项不对称作战能力以及潜舰武力,已经足 以让美军忧虑,美国国防部门应适当因应,否则一旦中国认为解放军足以阻止美国对台湾与日本的支持,将加速未来冲突的可能性。费学礼又透露中国潜艇曾绕开马 六甲海峡潜入印度洋,型号估计为093型,此举完全出乎美军意料,因为美军反潜注意力日常几乎集中在马六甲海峡上,大批的中国和日本韩国的货船也是必经马 六甲海峡。因此美军对中国潜艇的这一举动完全不知,只是事后根据印度媒体发现后,分析推测得知的。


  《国防新闻》周刊报道,长期关注解放军现代化以及两岸军事现况的费学礼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十年前,台海发生导弹危机,北京意以军事动 作影响台湾总统大选,美国为此派遣两艘航空母舰部署台海进行吓阻,中国对此无能响应,但十年后,解放军一艘宋级潜舰尾随美国航母小鹰号,近至距离仅仅五海 里,小鹰号完全没有警觉,直到这艘潜舰浮出水面,小鹰号派出的巡逻机才发现。


  费学礼目前担任华盛顿"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副总裁,他分析,仅十年之间,解放军增加了25艘各式传统柴电潜鉴、两艘二代商级核子动力潜舰,更多新式 潜舰更在制造中。这就是中国解放军现代化意成为世界级海军力量的主要证据之一。其它还包括,中国将拥有航母、向俄罗斯购买新式苏-33战机,以及其它国防 高科技。

 

美媒猜测:中国两艘093绕过马六甲秘入印度洋

  他说,虽然美国五角大厦今年的解放军报告重申,中国当前并无能力自建航母,但俄罗斯提供的一艘退役航母目前正在中国东北的大连进行启封作业,供解放军未来发展航母技能,并让解放军发展"反航母作战"的准则与行动演训。


  费学礼强调,中国军事专家早已重视打开海岸线对于中国获取能源与商业利益的重要性,也警示美军封锁海岸线对中国的主宰优势。而当前任务即是强化海南岛 基地的核力量,部署更多核弹道导弹潜舰进行深海巡逻,足以威胁长期在此区域活动的美国海军,有消息称中国近期两艘最具威慑力的商级核潜秘密部署在印度洋, 目的在于威慑印度。


  他说,过去解放军海军的战略都是用来对准台湾,以及对抗美军一旦介入,但是当前解放军现代化后,寻求与美军及美国盟邦进行不对称性对抗,例如发展反舰弹道导弹、瞄准美军宙斯盾舰,另外还藉由最近的珠海航空展中展示其代号"黑剑"的超音速隐形飞行器。


  珠海航展也显示,解放军在空对地弹道导弹及无人飞机上的进展,但有赖其如何运用于目标与联系网络。还有中国在发展太空科技的兴趣,其承诺将发展超过三十种的卫星导航相关产品,还有中国将发射俄罗斯制造的雷达卫星。


  除此之外,费学礼更整理出中国各项军事计划,他认为,这构成一幅美国防卫部门最不希望看到的像,也迫使国会将为此难以节省预算,美国海军必须重估其舰 队规模、并发展新科技,方能应付中国的挑战。即便未来美国航母舰队配备第五代或第六代空优武力,中国未来的航母舰队仍可以对抗美军舰队。


  因此他说,美国政府必须正视此趋势,中国近来急速成长的不对称作战能力、与潜舰数量,也证实其舰队反导弹与反潜作战能力,解放军这些投资必定是让其认为可以防止美军支持台湾与日本,但这只会促成未来区域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飞豹战机因航电太先进而惹出的的一次危险事故!

中国近段时间战机事故频发后的秘密令美日不安

日本彻底怕了?日专家惊呼日本被中国彻底包围

真够猛!5年前内参显示中国高层智囊惊人超前意识

痛快淋漓:中国海军猎杀美国核潜艇如猫戏老鼠

嚣张:美国专家要求中国马上停止研发晋级核潜艇

十分怪异的战术:日军鬼子拼刺刀退子弹的真正原因

中日海空军事力量的真实对比同时震醒中日高层

美大惊失色!中国正秘密研制隐身战机装备航母

西方军界惊呆!中国新飞豹变身为世界一流战机

中国092核潜在印度洋差点猎杀了印度维拉特号航母

俄又要气疯了:中国又准备复制俄苏34歼击轰炸机

只剩印度:中国将在10年内开始全面抛弃俄式武器!

怕当年越悲剧重演,中国外贸机都留了一手!

美国情报人员:中国又成功试射了一枚反航母导弹

中国一项潜艇静音技术14年前就让美国心服口服

简氏防务周刊:中国隐轰8最近能飞起得益于4台太行

展大国雄风,解放军做好保卫钓鱼岛大战准备

中国西飞集团又一架重点型号飞机首飞成功

中国大批战舰派东海说明中国要在海上坑杀日海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