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预警机被中国红鸟隐形反辐射巡航导弹射杀
(2009-11-03 06:44:59)
标签:
杂谈 |
不过想要对付预警机实施攻击却是极其的困难!由于处于系统的核心,其所受到的保护是异常的严密:由战斗机、地空/舰空导弹所组成的立体防护网使得任何常规突防变得几乎不可能!所以打预警机最好要另辟蹊径,不能将希望只寄托在常规战机的强行突破上
一种较好的办法是用亚音速隐形航导弹打击预警机,对中国而言就是用改进型的“红鸟”远程隐形巡航导弹打预警机。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用巡航导弹打击停在地面上的预警机还不错,打正在飞行中的预警机怎么可能?
有道理!不过这种巡航导弹比较特殊:它的战斗部不是普通的高爆炸药,而是1—2枚空空导弹,当其靠近预警机一定距离时便发射远程空空导弹将目标快速击落。
这与反潜导弹是很相似的,这种导弹的战斗部是鱼雷,它可以飞到目标附近投放鱼雷攻潜!此类武器是一种独特的复合系统。
有人可能更加的不理解,亚音速巡航导弹与预警机的速度几乎相同,它怎么可能有机会追近目标去发射导弹?对于长距离直线飞行的预警机这种理解是对的,
100公里,因为如果绕的圈子大了就会形成警戒死角让对手突袭。 对于正在兜圈子的预警机巡航导弹是可以从容地靠近的
既然能研发隐形巡航弹,为什么不直接发展隐形战斗机去打预警机呢? 虽然同称“隐形”装备,隐形巡航导弹与隐形飞机相比还是有着独到的优势。
其一,技术相对简单,研发周期短。
飞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涉及很多,要求也很苛刻,成功地开发出一种飞机绝非短时间可以完成。而巡航导弹只是一次性使用的、任务单一、 而且重量与体积很小、对材料与寿命的要求也相对低许多,相比之下,隐形巡航导弹的研发难度、周期、成本比飞机低得多。可以这么说,如果中国能在2015年 左右研发出隐形飞机,那么就有可能在2009年前后开发出隐形巡航导弹。
其二,隐形效果更好。
理论与实践表明:在飞行器的隐身效应中,外形结构所起的作用占 80%,而吸波材料所起的作用只有
20%,所以选用什么样的外形结构对飞行器的隐身是头等大事!考虑至到空中战、格斗等多方面因素,隐形飞机在设计时不能完全只考虑隐形,它需要在隐形与飞行性能之间寻找一个折衷与平衡点!
所以隐形飞机往往无法达到最佳的隐身效果,这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不能去做。
相比之下隐形巡航导弹就无需考虑这么多,它不要求有什么杰出的飞行性能,只要能飞就可以了,所以它可以采用最佳的隐身外形设计。
优良的隐身外形再加上小巧的体积,使得隐形巡航导弹可以获得比隐形飞机更佳的隐身效果!假设高性能雷达能在60公里处发现隐形飞机
,那它发现隐形巡航导可能要降到30公里左右了。而如果隐形巡航导弹都无法渗透的雷达,那用同等技术研发的隐形飞机就更无法渗透了。
其三,作战距离远,滞空时间长,可对预警机进行有效的打击与压制 。
巡航导弹是一次性使用的,所以它的实际飞行距离也就是其作战距离,中国现役的“红鸟-3“型已具备 2500公里的航程,而“红鸟2000”的航 程据称更是超过了4000公里。这就是说如果用长程战机发射的反预警机巡航导弹的话,将会对5000公里内的预警机构成威胁;长航程的另一优点就是滞空时 间长,能使导弹在敌预警机可能出现的地方长时间俳徊等待,使其不敢正常开机工作。
隐形巡航导弹所携带的空空导弹
隐形巡航导弹所携带的空空导弹应具备如下性能。
2)较远的射程
远射程的导弹可以使巡航导弹在较远的距离、较低的高度发动攻击 ,进一步增加攻击的空然性与灵活性。
中国已具备研发的能力
目前中国已有多种型号的远程巡航导弹已开发成功;中国在隐形技术/隐形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多项突破;中国与俄国联合开发的新型冲压式空空导弹具有80----100公里的有效射程。这些因素使中国在将不久的来装备先进的反预警机巡航导弹成为可能。
相关技术辅助:
远程数推链:用巡航导弹对上千公里数外的空中机动目标进行打击,必需要有相应的数据通信保障。以及时将相应的指令传给飞行中的导弹并发出相应的修正指令。这是保证导弹准确进人作战区域的基本条件。
目标远程定位技术:这主要用来测定敌预警机的大致位置,为导弹的发射与引导担供基本的力数据保障。测定敌预警机主要依靠电子被动测位来完成,即在敌雷达作用的边缘以若干架电子侦察机测量敌预警机的方位角,并由此综合可推断出敌机大致的位置。
作战演示
20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日益激化。为打击倭寇的气焰,中国国防军拟定了旨在对日进行全面打击的“后羿计划”
作战行动之初就是打掉倭国的预警机。根据电子被动测位获知,倭国其时共有7架E—2在空中巡逻。8架FBC—1在低空将32枚“红鸟—5”反预警 机巡航导弹射向敌人,这些“红鸟”所携带的64枚PL—12C空空导弹将会织起一面北起北海道、南至冲绳的反预警机大网。
同时弹上的电子设备还对目标的俯仰角不断进行测定,这是其测量目标距离的一个重要手段,结合后方的电子被动测量就可比较精确地确定目标的位置;80公里、70公里、60公里
…… 1号导弹打开舱门立刻将两枚冲压式PL—12C空空导弹发射出去;
两枚导弹顺着辐射源向目标快速扑去,距离20公里时敌机发现袭击并关机作大机动摆脱。然而为时已晚,导弹的主动寻的雷达已捕获了它——哄,E—2凌空
几乎在同一时刻另几架E—2出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受到突然打击的倭军急令在机场待命脉的E2/E3起飞接替,但它们随即被那些张网以待的“红鸟”撕得粉碎,其余的幸存者则不敢再行开机。
倭国的空中门户已然洞开
“按计划发动全面攻击!”国防军中央司令部
意义与影响
目前中国周边各军事力量均在不余力地发展装备新一代预警机,并已在此领域对中国形成了相对优势。如中国能装备此类有效的反预警机武器则会对敌构成有效的反威慑,比如美国航母的打击半径还远未伸展到中国近海它的预警机就会被我们干掉,它也立马成了一群无头苍蝇;
而今后一旦发生危机,整个亚太地区的预警机都处将处于中国极大的威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