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号歼-20:俄专家揭秘传说的中国空军镇国利器!

(2009-08-19 06:36:13)
标签:

军事

http://img1.qq.com/news/pics/9258/9258495.jpg

俄专家称中国第五代战机不是F-22A的翻版

  歼-20战斗机方案

   就在世人对按照俄罗斯苏一27生产许可证生产的飞机命名为歼一11战斗机还有些不习惯的时候,新闻出版物又报道了中国还有歼一12、歼一13、甚至还有 歼一14。笔者立即发现,这些报道谈论的不是现有样机,而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方案,也不是1970年代和1980年代被命名的设计方案,而是与中国第5 代战斗机有关的新型飞机。总之,这些设计工作始于1980年代末,而在1990年代中期得到了一次飞跃。

  当时,在一些英语出版物中,其中包括 在专门报道中国战斗航空兵发展的电子出版物中,出现了关于属于第5代战斗机的歼一20方案的报道。笔者想指出的是,中国研制者本身并没有在上述媒体对自己 的工作进行大肆宣扬。而这些信息有时却把读者都给搞糊涂了。把读者搞糊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按照自己的飞机划代顺序,把第5代战斗机划入了第4代战斗机。 当然,在关于继续研制第4代战斗机(按照公认的飞机划代顺序)的大量消息中,出现关于歼一20设计方案的报道,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实际上,中国的第4代 战斗机就是对发动机实施改进并装备中国空军的歼一10战斗机以及L-5军用教练机。而造成实质性混乱是,歼一12、歼一13以及随后出现的歼一14设计方 案。这些方案都是由不同的设计单位注册的(其主要设计单位是沈阳和成都航空制造公司所属的第601和第611设计研究院)。

  这些被命名的设计 方案不仅与研制第5代战斗机设计方案有关,而且与研制第5代战斗机战术技术要求也有关。总之,将歼一10总体设计与传统的设计理念联系在一起,这并不是一 件好事情。同笔者交谈的中国专家特别指出:"2005年完成的飞机设计方案,未必能与实际选择的设计方案挂钩。战斗机的方案实际上已经处于最后的阶段。但 是,对其最终的战术技术要求并不存在。"

  事实上,在中国媒体关于研制歼一20战斗机设计方案的报道中,出现过许多用于研制实际设计方案的歼一 20战斗机的各种工艺模型图片。选择实际方案和对歼一20战斗机确定最终战术技术要求,预计将在2010年完成。同时,做好装备歼一20战斗机准备工作预 计将在2015年完成。从对现有报道进行分析可以推测,歼一20战斗机研制过程将属于被称为新型航空技术"螺旋式"研制工艺之列。

  这种研制过 程的出现,实际上是1990年初美国军事经营管理层对军事技术研制管理工艺实施重大改革的结果。今天,美国研制UCAV、UCAV-N和J-UCAS等无 人战斗机计划成为使用"螺旋式"工艺楷模。被列入"螺旋式"工艺的楷模之列的,还有F一22。在遵循辩证法的同时,美国采用了"螺旋式"工艺研制F一 22。结果,在1995年完成最初战术技术要求的F-22样机基础上,出现了外形与其不同,但是符合今天新型战术技术要求的F-22。

  总之, 目前中国与美国有一点不同之处在于,"螺旋式"工艺每旋转一圈只限于制造实际工艺模型,而不是战斗机样机。因此,中国研制第5代战斗机"螺旋式"每旋转一 圈,与美国研制F-22不同,不是10年,而是5年。不是F-22和1.44曾有人提出过这样明智的问题:"中国人能够举起手来在空中与作战性能超过自己 的F一22进行对抗吗?"回答是:这有什么奇怪的呢?一点都不困难。研制第5代战斗机与研制多用途战斗机密切相关。但是,这种多用途性能的水平对于不同设 计方案的战斗机大相径庭。在F一22最初的设计方案中,F一22起飞重量被认为是最小的。但是,在重新审查F一22设计方案时,F一22起飞重量被增加。 该方案的实现促使F一22A的研制,并将其装备美国空军。F一22的重量得到了增加。众所周知,对于1架飞机来说,每增加一种新的功能,就要增加一定额度 的起飞重量。这种效应只能依赖于更先进的工艺来降低。看来,提高多用途性能将导致起飞重量大幅度提高的后果。因此,要想实现所有的功能,不能只靠一种机型 飞机,而是要靠这个飞机家族中的多种机型飞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联合攻击战斗机的JSF计划中,出现的由3种机型组成的飞机家族。很显 然,在对美国使用F一22开始在中国边境空中显示自己军事技术能力感到困惑的时候,中国研制者依靠他们掌握的工艺,让自己研制的战斗机在某些作战性能方面 达到很高的指标。同时,这种作战能力及其使用工艺的组合,确定了战斗机重量的等级。在多用途方面,可以说中国研制者研制的不是今天的F一22。1995年 诞生的F一22,专门担负"空空"作战任务。现有的关于优化中国第5代战斗机外形特征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点。通过对这些报道分析可以断定,中 国第5代战斗机战术技术要求的变化将主要体现在重新调整飞机远距和中距空战能力方面。

  因此,国外关注中国发展第5代战斗机计划的专家,都把设计飞机方案的外形变化与其联系在一起。总之,中国设计者自己十分清楚,在被支配的现有储备中(工艺和财政),简单的模仿美国已经做过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正坚定地寻找解决在建造第5代战斗机中遇到的难题。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中国从来没有对于研制第5代战斗机进行大肆宣扬。因此,对该问题(对其表现出极大兴趣)的信息匮乏引起了许多混乱。专家关于成都公司 设计者模仿俄罗斯"1.44"多用途战斗机设计方案,作为中国第5代战斗机设计方案的假设,也是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之一。这种假设曾首先出现在美国咨询组 织"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一份特别报告中。随后,这种假设又先后出现在国外的出版物上,并成为了某种证据确凿的事实。

印军严阵以待:中国军队进入西藏速度加快许多

日军事研究专家:我认为中国的厉害总计有三点

中国军方突然变脸:美军紧急停止某项军事行动

真实披露:美国对中国军队充满恐惧的八大原因

越南这次死很冤屈!中国海军对南海水下航道太清楚了!

美合众国际社:中国又有一款美海军无法对付的新式器

外刊:中国军工专家一句话令美军打好几个寒颤

振奋:中国海军的反潜能力获得数十倍的提高

美军事专家:中国先遣部队曾打到接近新德里50公里处

惊曝中国反隐身雷达在东海上空与美F22数度交手

美媒:中国若真核击日本,美国不会贸然出兵对抗

印对中国西藏部署的几百枚战术导弹一直如刺在喉

中印暗战真实内幕:中国军队准备好对印度动手了

彻底激怒中国:印度打算在中国南海建立航母基地!

美称中国轰炸机能在一天之内将关岛炸成一片废墟

外媒:中国歼10/飞豹现身南海释放强大威慑信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