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休闲生活 |
记得第一次接触高尔夫球是在惠州的金果湾练习场,那是05
年的国庆同家人一起去玩时试了一吧,那时球根本就打不出去,还好一旁的教练略加指导,从此对高尔夫有了点印象,当时太太把俺那笨拙且走了形的姿势拍下来,但事后看觉得还挺帅的。
06年1月份,一个住在南岭求水山下的同事结婚,听讲山上有练习场,宴后便也欣然前往,同时借机游览了一下求水山,当时在练习场又练了一把。记得在场的弟弟也跃跃欲试,结果球没出去而球杆飞出去老高,简直让我捏了一把汗,不过还好没有伤到人。
从这次南玲求水山练球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也决心开始学习高尔夫,因当时自己是做SALES的,相对时间比较闲,从福田开车去求水山练球还可以接受,同时觉得练好球也是今后自己的一门技巧,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工具,但对自己来讲绝对不是专用来享受的,因自己还是一个穷打工的。
刚开始便买了一套简单的杆,球杆是在皇岗口岸附近的一家比较便宜的高尔夫球店买的,很多初学的香港球友在此购置球具。一个小的枪包,一个一号木杆,一根七号铁,一个推杆便是我的全套工具,总共加起来在500元左右,这也是初学者的基本配置,但因对情况不了解,P杆和S杆都没有。
起初在求水山练球时,都是自己瞎琢磨着打球,根本谈不上打球的姿势,球能打出去,不过也就是在50Y左右,还是一会左一会右的。因为不正确的姿势导致背部受伤,于是去医院求医,结果是针灸、拔火罐折腾了几天仍是不见效,有点怀疑医生的医术了。后来转至一个小区的中医推拿,天天过去那儿按背,结果花了五百元左右仍不见效,这一弄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练球了,也许是时间长了吧,背部便有点好转没有那么痛。
俗话讲“好了伤口忘了痛”,伤势略有好转便继续拿起球杆练习,不过这次请了教练进行教学,教练承诺2000元保你会打球,觉得还是比较划算,比起那些一个小时就花掉400-500元好的多。
练球是辛苦无比的,但仍是姿势不对而被教练骂,一遍一遍重复着同一连串的动作,双腿摆成马步姿势、背挺直、握杆、上杆、击球,就这样练习了几个星期,期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罪找罪受,差点有点放弃的感觉。不过随着从50Y、60Y、80Y的击球距离,自己也逐渐的找到一些感觉,仍是一如继往地练着。
因练习场地受限和练习的问题,只是针对那只七号铁有所练习,一号木根本没有练到,同时没有果岭和沙坑,推杆和打沙坑球也没有练到。于是拉上教练跑到深高练习推杆和打沙坑球,但练过一两次后,深高练习场的人借口教练不是他们这儿的,便将我和教练给轰走了。回想来觉得这2000元的教练费也不太值得,还是那句老话:“便宜没好货”。
经过两三个月的练习,教练便提出带我下场打球,但教练也提出,像我的这套球杆没法下场,要求一定要买一整套杆才行。于是在商场里转了半天,选了一套“普力马诗”的杆,全套4000左右,送一双高尔夫球鞋,自己觉得还值。
不过,还没下场呢,发现练了几次球杆出问题了,经常用的七号铁杆头“掉肉”,于是找商家要求换一套杆,要么就给退。后来还好,在我的强烈要求下重新换了一套杆。不过开始要求换的时候,她们讲了一句话让我有点气。
“你是在什么地方练球的,杆头怎么会‘掉肉’呢”?
“不要以为我会在什么马路上练球,在练习场至少有垫子的,你们不考虑杆本身的质量,反而来考虑我是怎样用杆的” 本人反驳道。
此文未完,见续...
后一篇:初学经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