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4eb09dc7t75c6ec57443c&690
http://s16/middle/4eb09dc7t99c54674c02f&690
上图
冬天的莱茵河
下图 巴塞尔鸟瞰
巴塞爾的冬天
—生活瑣記之三
一
巴塞爾的冬天姍姍來遲,時雨時雪時晴,十二月裡,有時竟然如沐春風——這是一位來自中國北方老人的感覺,也許瑞士本地人的感受並非如此。在我的感覺裡,這個阿爾卑斯山中的美麗國度,氣候總是清爽而濕潤,似乎與乾燥無緣。
當然,瑞士的地形複雜,各地不會一致。而且複雜的地理環境,還會產生許多小氣候。一座高山,從下到上,從夏到冬,氣候也會垂直分佈。所以請讀者不要忽略,我寫的是何時与何地,免得產生誤會。比如,我的文題是《巴塞爾的冬天》,同時談到蘇黎世的夏季。
2006年七八月份,我和老伴兒在蘇黎世近郊,站在陽台上,常常發現艷陽高照時,忽然從遠處的山林上空,飄來一團團黑色的雲,跟著一陣風,接著就撒下一片雨絲。用不了多大一會兒,太陽又會露出笑臉。哦,氳氤在那樣的氣候下,空氣清新,呼吸舒暢,沒有燥熱的夏。
2010年,時隔三夏,又來到了邊城巴塞爾,是個冬季。但天的脾氣,似乎沒變。就如同2006年蘇黎世的夏季一樣,時晴時陰,陰沉中,燦爛的陽光時不時地穿越云层,普照大地。我想,是阿爾卑斯山聚斂了太多的雲彩,還是因為有了清澈奔騰的萊茵河水?抑或是數千個大小湖泊,幾多瀑布?
上蒼眷顧瑞士,景觀美麗,氣候宜人。春天碧綠不失色彩,夏天亦如春天。奇妙的是,我和老伴兒在蘇黎世的那個夏季,沒遇到一個蚊子。
http://s2/middle/4eb09dc7t99c5d57fd551&690
http://s3/middle/4eb09dc7t99c5ee3c67a2&690
莱茵河
現在是冬季,巴塞爾冷而不寒,寒而不酷。雪隨下隨化,只留在了屋頂、道旁,街角旮旯。天暖雪化之後,草地分外碧綠,紅果與黃果更加燦麗。哦,巴塞爾的冬天,與冷清、死寂無緣,在潔白的冬裝下,盎然的生機依舊。
http://s16/middle/4eb09dc7t99c5ddcadd9f&690
http://s13/middle/4eb09dc7t99c5e0fffc7c&690
冬天依然有花、果。
如果你沿著萊茵河散步,河水仍在奔流不息,大船小船仍在航行;野鴨、天鵝、海鷗仍在巡遊觅食。在河邊,我佇立良久,望著父子三人在挥撒麵包屑。上百只鷗鳥上下翻飛,有的不知道怎麼得到的消息,從遠遠的地方向這裡飛奔。呵,多麼壯觀!多麼充滿活力——你是在寫景抒情嗎?不是,我是在描寫巴塞爾的冬天。這只是一位出門不多老人的感受。假如你到山上走一走,到市中心走一走,那裡又會別有一番景象。
二
http://s3/middle/4eb09dc7t99c58a829432&690
滑雪去
冬天到了,瑞士的高山,如少女峰、馬特宏峰、鐵力士山、聖莫裡茲,等等,所有的滑雪勝地、“冰雪天堂”,人氣兒格外興旺——雖然那裡不屬於巴塞爾,因為是滑雪的最佳去處與時光,所以山上的冰雪季節,同樣變成了邊城男男女女歡樂的冬天。
http://s2/middle/4eb09dc7t75c6f551db51&690
http://s5/middle/4eb09dc7t75c6f8604f14&690
http://s12/middle/4eb09dc7t99c5b60c5a0b&690
一个小家伙盯着我看,挺有意思
走進巴塞爾城區,你會發現,商店門前,街道廣場,忽然多了許多冷杉、翠柏,綠葉間掛滿了絲帶、彩球,處處散发著圣诞的气息。已往的集市广场,大一点儿的空地,都搭建了许多洁白童话般的小屋,五光十色,琳瑯滿目,出售著各種聖誕禮物和小吃,使巴塞爾的冬天,有了夏的熱烈。
http://s10/middle/4eb09dc7t99c5bc9d8e39&690
http://s8/middle/4eb09dc7t99c5f3c85827&690
http://s16/middle/4eb09dc7t99c5f6de50af&690
图一、供儿童乘坐的小火车
图二、三、年轻人的天下
沿著大街小巷觀望,民居的窗口、陽台,也打扮得各具匠心。這使我想起了兒時的過年,現在都叫“春節”。那是我童年最歡樂的日子。各家也是貼對聯,祭財神,表達著老百姓的期盼。諸如“闔家歡樂”、“萬象更新”、“肥豬滿圈”,等等,等等。
http://s14/middle/4eb09dc7t99c60ff7150d&690
巴塞尔的街道
在糞堆上,插上棗樹枝,上面掛滿了紙錢、棉朵,祈求來年豐收。大街上,白天橫街掛著“吊掛”,上面畫的是《三國演義》上的故事。晚上,就換成紅通通的燈籠。
平時村子裡很少有商販,此時有賣糖葫蘆的,芝麻糖的,勾引得孩子們圍著看稀罕。大年初一,更是熱鬧,全村互相拜年。常常看到婆婆領著兒媳婦,後面跟著一群調皮搗蛋的孩子,燃放鞭炮吓唬新娘。
...俱往矣,如今的農村,農民紛紛出外打工,留下孩子老人,不知道又會是怎樣的情形?我想,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西方盛行的聖誕節,就是他們的“春節”,不管信不信耶穌,大家都過。
2010年12月17日,是兒子所在的七戶人家,約定晚上互相到各家聚餐、慶祝聖誕節的到来。開始我沒好意思出席,後來有人問小二,你爸爸怎麼不來?似乎有點兒失禮,便從第二家開始參加,人們都很熱情。
與國內不同,沒有七個碟八個碗,搞得那麼複雜,這可能與西餐的做法有關。有一家做的是西紅柿湯,上面有一層潔白的奶製品,每人盛在小盤裡,外加麵包片。兒子問我怎麼樣?我說喝著的確不錯。
另一家做得複雜點兒,每人一盤,上面有熟胡蘿蔔片、奶製品菠菜泥、奶品裹魚塊,另外有幾片土豆片,好像上面也有奶,算主食。給我的印象是西餐離不了奶。但不管到哪家,都有葡萄酒、香檳酒等酒類,仿彿酒才是主角。
兒子的鐵哥們馬提諾的父親是意大利人,所以他也會做意大利甜點,叫“提拉米蘇”,有點兒像國內的水點心。
提拉米苏的特点是绵软,主要原料是专门用于制作甜品的软芝士;底部和中间必须有蛋糕。正宗的提拉米苏要用手指饼,用咖啡酒浸透,还必须撒一层厚厚的可可粉。所以吃起来有很浓的咖啡酒的味道。
因為兒子屋裡沒有長桌子,就在另一家吃的。那家預備了七八種烈性酒,其實就是度數大些,40多度,不像中國的老白乾兒。原料都是水果。有橘子、葡萄,蘋果、李子、黑加倫,等等,有的好喝,有的難喝。快12點了,晚餐才結束,過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夜。
按巴塞爾人的傳統,各家之間都是在聖誕節前互相祝賀,到了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放假兩天,則是家庭內部一起過節,用中國的說法形容,就是“闔家歡樂”了。不過,大家平時有假,不用,聖誕節前有的就不上班了,假期用在了刀刃上。兒子告訴我,從明天起,他休假了。
本來今晚海男要從倫敦回來,因為雪,航班取消。原先定好星期日去巴塞羅那,沒辦法,只好約定長子改飛西班牙了,爺兒仨,將在巴塞羅那度過三天旅遊時光。
12月25日,是圣诞的日子,马提诺和我们爷儿仨,晚上6点多到法国小镇会餐过节。一提法国,不要以为多么遥远,小镇就在我们住处附近,十几分钟的路。这边是巴塞尔的11路有轨电车终点站,向前不到20米,路中间有个小建筑,那就是法瑞国界的标志了。如果再回头望一望,诺华公司大楼顶上的彩色徽标,正在闪闪发光。
跨出国界,前面有个临街的饭店,在灯光、白雪的衬托下,“大中华”三个字分外醒目。
http://s15/middle/4eb09dc7t99c56e7eae3e&690
http://s13/middle/4eb09dc7t99c57351463c&690
http://s10/middle/4eb09dc7t99c576af93a9&690
合影是女主人拍的,有点朦胧
这是一家中国人开的中餐馆,里面的装饰处处显示着中华文化。餐馆里两个中年男女。主要是女同胞在服务,但不像是服务员,估计是女主人。儿子点了熘肝尖、熘肉段、炒白菜、鸭肉条,鸡蛋汤、米饭,葡萄酒、气水等等。我吃着还行,儿子说不好吃——原来是公司的中国同事介绍来的。
晚上8点多,走出了饭店。马提诺正好乘11路车回家,告别时,小马拿出一盒巧克力,作为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世上有些事真是难以预料,谁能想到:老了老了,会在美丽的法国小镇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而且是洋人的“春节”。
2010年12月18日至25日於巴塞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