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案、论文、教学反思交流 |
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课堂教学反思
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 郭丽娜
一、本节课设计思想:
1.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课堂设计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符合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因此,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及运用语言的机会,帮助学生“生成”知识和能力。
2.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入活动,要为学习者的口头或笔头活动提供范例。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合作可以使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
4.通过评价促进学习者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认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以便使未来的学习更有效。
二、教学过程:
Pre-reading
1.
2.
While-reading
1.略读
1)略读全文(了解本文主旨大意)。
2)略读每一部分(了解每部分大意,并引出描写人物文章的基本结构:介绍、主体和结论,为后面的写作活动提供范例)。
2.查读
1)查读第二段,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习、体会查读法这一阅读技巧,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利用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地找到地点,时间和人名等特殊符号;并引出部分生词,给学生更多的语境来猜测词义)。
2)查读第三段中描写林巧稚性格特点的名词(让学生再次体会查读法这一阅读技巧,并将查出的名词转换为形容词来扩充描写人物的词汇,为作文的生成做准备)。
3.回答问题(通过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写作策略:对于人物的描写不能仅局限于用形容词等去描写,更重要的是给出事实来证实人物的性格特点)。
4.处理生词及短语(训练学生通过上下文、标志词、构词法等策略猜测词义)。
5. 将文章标题补充完整(检测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及对刚学生词的运用能力)。
Post-reading
1.回答问题(检测学生对新学单词词义的理解和初步运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形成资源策略)。
2.阅读补充材料(通过给学生提供另外四位伟大女性的故事,让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她们的伟大之处:伟大的抱负、伟大的性格以及她们的无私付出,从而达到本课设定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目标;进一步练习利用略读及查读的阅读技巧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在补充材料中提供更多的描写人物的单词,为生成作文做准备;提供小组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懂得合作可以使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
3.总结词汇(让学生总结所有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描写人物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及短语,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词汇图”,以便在使用时轻松提取;使学生明白阶段性的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为生成作文做准备)。
4.写作(复习描写人物文章的基本结构:介绍、主体和结论,用问题引出人物描写所应涉及的信息,讨论这些信息所应处的段落,使作文水到渠成)。
5.游戏—开心辞典(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策略等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效果及不足之处: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活动学习并训练查读、略读和猜测词义等阅读技巧。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对于地点,时间和人名等特殊符号,学生知道使用查读法快速、准确地获得答案;能通过上下文、标志词及构词法等知识猜测生词的词义。
2.小组活动中部分小组的合作与分享做的不错,但大部分小组的成员并没通过交际活动去完成任务,而只是抄袭同学通过阅读所提取的信息。我想主要原因在于:
1)给予的指令不够清楚明了。
2)在分组活动中没有体现个人差异,没有使“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落到实处,以致少数学生出于保护自尊心而拒绝参加讨论。
3.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在阅读补充材料的过程中仍然不知不觉地在逐字逐句阅读,而不是运用先略读把握整体,再查读掌握细节的阅读技巧;不能利用教师设置的黑体字和下划线等技巧来快速提取信息。可见,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必须长期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和技巧的培养。
4.在游戏-—开心辞典这一评价环节,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发现了一节课的收获,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但我想,如果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效果应该会更好。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更有效地加强略读及查读的训练与指导,使学生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逐字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
2.如何在小组活动中关注到每一层次的学生,使“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落到实处?
3. 怎样使阅读材料,口语与书面表达有机地结合,使输入与输出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