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生活 |
首先,泥料。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且都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泥料经过适当比率调配,再用不同性质的火焰烧,可以呈现深浅不一的黑、褐、赤、紫、黄、绿等多种颜色。这就是紫砂壶呈现各种瑰丽色泽的原因。
紫砂陶所用的陶土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一般来讲,越是稀有的泥料烧制而成的紫砂壶价值就越高。在这些泥料中,细黑星,铁星泥,在早期做壶使用较多,色泽温润讨喜,属矿中极品。紫皂青、紫茄泥、兰山朱泥(又称小红泥)、大红泥均为稀有泥料,物以稀为贵,收藏价值就高于相对普通的紫泥、清水泥、缎泥、朱泥等所制的壶了。
要注意,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价值反而不高。
第二,虽然紫砂壶的原料是影响紫砂壶收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也不能仅仅凭泥料就来确定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因为紫砂壶归根结底是一个艺术品,所以其艺术价值显得更为重要。比如,不少紫砂壶身的雕刻集我国金石、绘画、诗词和文学诸传统艺术于一体,壶身的造型取材于神话传说或现实生活,造型神态各异,这些艺术价值较高的紫砂壶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是珍品。
第三,欣赏紫砂壶还需看其做工。首先要做工精细,一把好的紫砂壶要求点、线、面的过渡清晰,当直则直,当圆则圆。一般而言,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分量还要均衡;壶身线面要求修饰平整、内壁收拾利落。通常而言,紫砂壶的"形"以古拙为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同时紫砂壶还需好用,即容量适度、重心得当、口盖严密、出水顺畅,以便沏茶得心应手。
泥、形、工、饰、用是收藏紫砂壶的要点,所以紫砂好坏、艺术形态、做工、壶上的雕刻的装饰图案,以及使用是否方便都成为收藏者要考虑的内容。
第四,要想紫砂壶升值快,还要选对工艺美术师。
据了解,在江苏宜兴,制陶工艺者要有大专以上学历才能参与技术级别的评定,入门后要有3年工作经验才能评上助理工艺师,再经过6年才有资格考工艺师,有了工艺师资格再经过6年才有机会考高级工艺师,而且高级工艺师人数受到名额的限制。能当上高级工艺师时,制作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作品自然价值不菲,这时候收藏者当初所选中的紫砂壶就会带来高额的回报。
周小平告诉记者,自己在80年代看上一制作者的作品,每把仅需百元左右,但随着这个制作者成为高级工艺师后,其制作的壶上涨达万元左右。一般情况下,紫砂壶根据其制作者的身份--助理工艺师、工艺师、高级工艺师甚至国家级大师,紫砂壶的价格从数十元、数百元至数十万元不等。所以普通市民投资收藏紫砂壶要量力而行,工薪阶层可以选择助理工艺师和工艺师的作品,以小博大。选择经典作品、个性化艺术风格鲜明及器型规整、工艺精良是挑选现代制壶名家大师紫砂壶作品的关键。
但是,有些紫砂壶工艺师往往通过一些所谓的职称,来抬高紫砂壶的价格,这种所谓的职称常常并不等同于国家职称。即使是名家,个别人还会找人代劳,生产"代工壶"。而紫砂壶本身的工艺才是收藏的首选标准。
紫砂壶要挑更要养
收藏者选购紫砂壶时,怎样辨别一个紫砂壶是好是坏呢?
周小平表示,对于资金不是太雄厚的收藏者来说,选壶不必过分讲究。好紫砂壶泡茶时只要蕴味育香,经久之后光润古雅就会给收藏者带来享受,这就是百姓的把玩之道。
具体选择,首先壶的造型与外观要美。第二,壶的质地和胎骨坚实,色泽光润。选用时先轻拨壶盖,以音响铿锵轻扬,壶声悦耳为佳。第三,注意壶的怪味。一般新壶可略带一点土气味,但出现火烧味,油沫味或人工着色的怪味就不可取。第四,壶的精密度要好。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越高越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蕴味。选用时注水入壶,手压气孔或流口,再倾斜壶身,滴水不出或壶盖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第五,倾壶倒水能让壶中的滚水不存为佳。第六,出水的水束"集束段"长短也有学问,一般来说长者为佳。第七,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慢慢倾壶倒水,顺手者则佳,反则不佳。
另外,紫砂壶具有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陈茶不馊,经得起温度冷热巨变等特点。这些特点都缘于紫砂泥具有而其他泥没有的双透气孔结构,这种结构使紫砂壶能比其他材质的茶壶泡出更香的茶,同时能较长时间地保存茶水而不变质。所以消费者可以将茶放置紫砂壶一周,然后查看茶叶是否变质软化,如果变质软化则说明紫砂壶的紫砂质地不好。
绝大多数赝品均是粗制滥造的对象,大量属于地摊商品,投资者完全可以抛弃这类紫砂壶的购买,而选择那些"根正苗红"的商家或到拍卖行中竞拍,可靠性要强得多。据行家介绍,对于古壶来说,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做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做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对新壶的造假主要是雕刻名家印章,或者臆造名家款式。鉴定紫砂壶的真伪,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鲜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白蜡打磨上去的。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划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和一般藏品不一样,选购了好的紫砂壶之后,紫砂壶的保养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养壶也是令紫砂壶增值的一个重要步骤。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
养壶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兼收并蓄,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油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否则,相互混杂,几无个性可言,养出来的壶品性也不见得高雅。
养壶最好用好茶,这样养得快;用一般茶养也可以,只是养的时间就要长一些罢了。如果壶暂时不用,亦应将壶用清水洗净,壶身内外擦干,使其不积湿气,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养壶是心急不得的,不然的话就会事倍功半,反而不得其。养壶的每个细节都要细心,但每个细节也都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至少要有了这样的感觉才算是明白了养壶的真正意义。
总之,紫砂壶的收藏者是决不会把形态各异的壶囚放在橱架上的。真正爱惜茶壶的人,会定时地将他在不同时期收获的壶儿们挨着个儿去沏茶--精心挑选有不同香味的茶叶,配合不同温度的水,去养壶之色泽,养壶之香气。那茶水,常常是倒掉不喝的。养壶人的壶不是盛茶用的,而是以茶去养壶的性情。
养壶,除了要有钱,还得要有闲;除了要有闲,更得要有心。若能用养壶的心情去学壶之"有容"而又不急于"盛满",以岁月为茶,去涵纳岁月,也让岁月蕴养自己。这样,到最后,当岁月流逝如倒掉的茶,我仍如壶,有着茶也带不走的温香。如此长年养壶,养到后来,就不仅是养壶的气质,更是养自己的气度了。
"养壶,要有钱有闲,更得要有心。若能用养壶的心情去学壶之"有容"而又不急于"盛满",当岁月流逝如倒掉的茶,我仍如壶,有着茶也带不走的温香。如此,养到后来,就不仅是养壶的气质,更是养自己的气度了。" --(重点句)
小贴士
紫砂壶近年行情
20世纪初期的紫砂壶仅需百元左右。名人手绘紫砂壶,如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的作品一般价格在4万元到5万元。
明清时期留下来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但是明代名家名作可达到10万元-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万元-10万元。
顾景舟的茶壶价格,目前一般保持在10万元至20万元。
曹婉芬的"梅桩壶"现在市价1万元以上。
徐汉堂精品壶10万元以上。
吕尧臣大师手制的紫砂壶一般在10万元左右。
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目前在上海一收藏家手里。
20世纪50年代左右出生的有潜力的工艺师的作品,是紫砂壶收藏中的"成长股",目前市价在3000元左右。
一般助理工艺师的壶1000元左右。
一般仿名家制品100元-300元。
日用商品壶50元左右。
化工壶漂亮的做摆设用 10元左右。
次品壶5元左右。
江苏宜兴的紫砂文化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在漫漫岁月中,一代又一代艺人们以抟土做壶为生,他们的辛勤劳作为紫砂壶留下“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宜兴之古称)溪兴一丸土”的赞语。早先紫砂壶还是作为茶具中的精品出现在人们视线中,随着明清文人的介入创作,紫砂壶逐渐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诸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完整的艺术品。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lchh.11tea.com/data/11tea/member/510/profile/face.jpg
冯云华,又名小云,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青年陶艺家,工艺美术师。1969年生于丁蜀镇双桥村紫砂世家。 86年进紫砂二厂徐汉棠为指导老师的培训班。 93年进入研究所,在研究所期间受到多位大师的指点。加上自己刻苦好学,制壶技艺日渐娴熟,并且擅长造型设计,能将传统的基础与时代的观念融合在一起,因此创作的作品极富优雅的文化气息。
孙小华,1968年生于陶都宜兴,自幼酷爱壶艺,1986年高中毕业后进紫砂工艺厂学艺,基本功扎实,技艺熟练,并受到多位名师指点,技艺日臻完美,1994年参加中央美院造型设计培训,学习,作品构思新颖,典雅大方,2005年11月随夫赴香港举办紫砂精品展,作品数度获奖,深受业内人士和藏家青睐。
张红军:又名宏俊 号泥痴 工艺美术师、青年陶http://www.hjzbf.com/upload/200611813194.jpg艺家,设计师、收藏与鉴赏紫砂协会会员
1970年出生在紫砂土的发源地——丁蜀镇,从小就看见前辈大师们在做壶,渐渐对紫砂陶艺产生了兴趣。
1989年进入紫砂工艺叁厂学习雕塑工艺。
1991年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造型班进修。
1994年跟随著名高级工艺美术师顾道荣老师学习壶艺制作与设计。
1996年开始自配环保泥并重点配制失传已久的紫砂泥,如“沉香”、“冷金黄”等。作品全部用原矿紫砂泥以全手工制作而成,特擅长仿制时大彬、陈鸣远的作品,仿古意味浓郁,作品多次在国内大型陶艺展览会获奖并刊登在许多专业书刊上,许多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深受玩壶者的喜爱。
2000年与夫人陈素琴创立紫宝坊工作室。
3. 好的壶亮泽光润]紫砂壶的养壶六原则:
紫砂壶几乎是现在喝茶人的首选,“养”好的壶亮泽光润,现与您共享养壶六项原则及四大不宜如下:
养壶六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