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智渊的新家
魏智渊的新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4,634
  • 关注人气:1,6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打击迫害?

(2014-07-11 09:12:04)
标签:

佛学

分类: 丰台新教育

如何面对打击迫害?

 

/魏智渊

 

朋友被一群鱼眼睛围攻,心力交瘁。他反复地说,没想到人性如此丑恶阴暗。而且,人性丑陋到一定的境界,还会披上各种外衣,甚至赢得市场。一方面,不断地上下其手,欲置别人于死地;另一方面,又扮演受害者,颠倒因果。总之,别人玩起这一套,娴熟得很,不学无术还能上位,一辈子就是靠这个上位的(当然,有没有其他的路径上位,就不得而知了)。

我说,被围攻是很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导致自己心力交瘁的应对模式。

用我一直以来的说法,狗咬人是狗性所致,但我们既不能变成狗,也不能为狗咬人而怨愤。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躲,“心力交瘁”就没必要了。

这点,真得跟洪七公他老人家学学。

 

1

 

知己知彼,不战不殆。

首先,要明白自己能够承受的底线在哪里。这个底线,既包括做事条件(对我来说,例如基本的办学条件),也包括尊严底线(士可杀不可辱)。突破了底线,就意味着拉响了手榴弹(其实差不多是核弹了)。

其次,要准备好最坏的结局,坏到不能坏的结局。(对我来说,这个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

然后,从心理上理解这个结局,接受这个结局,甚至,不要把这个结局理解为一个坏的结局。它只是预示着从一种可能性转向另一种可能性。在我离开家乡在外拼搏的日子,每一次的“灾难”,带来的都是新的跃升。让我更强,更有力。

当你没有做好接受最坏的结局的准备时,你才面临最坏的结局。

 

2

 

许多围攻貌似猖獗,其实是没有力量的。

“咬人的狗不叫”,叫嚣的狗,不必太当一回事。但实际上,正是这些狗,塑造了你的感觉,影响了你的决策。

让你觉得没有前途,天昏地暗,这正是这些狗的意图。

所以,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地反思,建立起一套过滤系统,避免一狗障目。

这有难度,因为人对环境首先做出的是情绪的反应,情绪的反应会让你看不到真正的逻辑,有时候其实离透明只有一步,但人就跨不过去了。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之“戚戚”,就是环境影响下不自由的物,而君子之“坦荡”,就是不为当下环境所困,拥有自己坚定原则所致。

所以,要训练一种情绪上的忍耐力,训练一种发乎内心的从容淡定。

而那些小人们,也是因为周围纷扬的狗吠(那简直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美妙)而产生了错觉,以为这世界很快就是狗的世界了,它们低估了美好事物的坚韧性。

套用海明威的话,在极端的情形下,你可以摧毁美好,但你不可以打败美好。

 

3

 

如何训练从容?

一个技巧是,降低所有事情的严重程度。

七八十年代的那些农村妇女(没有歧视的意思),动不动“一哭二闹三上吊”,因为她们的生活世界过于狭隘,所以一点点小事,也是天大的事,一点点小的委屈,也是天大的冤屈。

而降低严重程度的办法,就是扩大背景。

今天充满你全部生命的东西,在你长长的一生中,其实只是一个插曲。你不能把这个插曲当成全部,从而草率地作出决策,封闭或降低了发展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需要将别人觉得“天大的事”,变成“小事”,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是船变小了,是“宰相”的肚量变大了。

而如果有些哲学素养,更好。

存在哲学的向死而生,佛家的空观,道家的逍遥,都是极好的心药。

虽然,骨子里我们仍然是儒家徒,不只为了养生全身,还想要努力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4

 

当然,是人都会有利害计算,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潜意识。

我无数次地计算利害,都发现不了“重大损失”。想想看,我们的损失究竟在哪里?这究竟是谁的“战争”?

我们顽强地站在这里,不是因为利益,而是因为理想,因为责任与承诺,这是小人们想不到也无法理解的。

 

5

 

既然如此,要紧的就是锤炼内心的坚定。

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的人,让自身成为不被黑暗侵袭的光亮的中心,因无欲而刚强。

即,不断地培育内在的光明。然后,让光明流溢出来,不要在乎白天或黑夜。

必要的时候,从尘世中脱身片刻,饮酒高歌,享受生命的假期。

对我来说,这些所谓的迫害都是一种练习,练习洞察力,反应力。它帮我领会人性中的恶与善,领会如何在一般纷乱的棋局中做一枚目标始终如一的过河卒。

毕竟,我们的生命还有更宏伟的目标,值得恐惧的不是小人,而是我们有没有为实现生命的最高可能性做好准备,并勤加练习。

 

6

 

最终,我们要修炼的,仍然会归于慈悲。

对于那些无法领略美好的人,把自身与黑暗势力捆绑在一起的人(基于安全感而不得不投靠),要存有一份慈悲。因为他们除了自欺欺人,给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外,其实自我价值感是极低的。

他们的行为,已经使自身蒙羞。当他们作出选择,同时也就接受了惩罚。

你可以不理解这点,但这是真实存在的。

 

写给兄弟的只言片语,望保重身体

2014711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教育失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