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岁月的边上(601-620)
(2011-11-18 07:07: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综合评论 |
写在岁月的边上(601-620)
文/魏智渊
微博地址:http://t.qq.com/weizhiyuan6503
601
研课《神笔马良》,有人问:给你一支神笔,你会用来做什么?
沉思良久,仍然觉得,纵然神笔,我仍然会终生不用。若真随心所欲,生之乐趣便全然丧失了。诸多不确定,以及生之种种痛苦,或许同时伴随着意义,甚或尊严。
但神笔仍有意义,它暗示生之意义,并时刻在我耳边说:你能!
602
微博收听的人数越多,越学不到东西;朋友越多的人,其实越孤独,到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越没人听到你的声音……
要把握核心的东西,必得翦除多余的部分,尤其是内心不断滋长连自己也不愿意正视的多余的欲望。必得经历这种翦除打磨,生命才能成为一柄有风格的剑……
603
我的性格气质使我倾向于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高难度原则,这一直遭受批评:“讲这么难,学生能听懂吗?”“那些学困生怎么办?”……我认为针对我的这些批评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对更多教师来说,存在的问题恰恰是教学的难度不够,要知道,缺乏足够挑战的教学,往往连底线也守不住。
604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意味着,不是为成功或地位的奖赏所驱动,而是受到自身在核心同一性中潜存的东西的指引或召唤,这样有助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当然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605
这个时代多的是将自己安顿在一个安全的位置,然后大谈理想主义的人,而缺乏真正能够为一项事业奋不顾身的人。那些真正卓越的人,是将全部生命聚焦于一点的人,惟有聚焦于一点,才能走得足够深入。这深入,并非为取悦众 人,而是生命的自我拯救,但世界往往因之而改变。
606
课堂的最高境界是自由【即所谓的艺术境界】,自由不是散漫,而是内含了目标与纪律。当课堂上顾此失彼丧失自由时,便需要反思,究竟是什么控制了你?
通常答案是:1、知识控制了你而非你自由运用知识;【备课不充分所致】2、学生控制了你而非你控制了学生。【洞察不到位反馈不得当】
所以修炼也是双向的:修炼知识,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课程意识以及课前准备;观察学生,加强对学生持续的观察、理解、预测,并通过不断地调整反馈来探索有效的策略。
607
欲做非常之事,须有非常之人。可惜现在有非常资质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这非常资质,主要并非指专业素质,而是一种信念,一种坚定,一种奋不顾身,一种从生命深处涌溢出来的不可遏止的激情……
怀着这种激情,然后,“低到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
608
有时候,虚无会侵袭我们,那是我们自身软弱部分面对外部世界时的自然反应。虚无的深处,是积蓄已久的对世界的不信任,这源于受挫感,源于交往中对黑暗部分的洞察。
但真正的光明,必定从最深的黑暗中诞生。不再是依赖于他者闪耀的月亮,而是自身逐渐散发光亮……
609
在三年级的教室里,再一次强烈地感觉到,三年级是一个明显的时期,学生心理上的感觉正在转化为道德上的稳定模式。正因为如此,三年级开始,经典童书的共读显得特别重要,而沉淀在经典童书中的道德讨论,也因此升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
这是一种雕刻,用阅读,用时间,雕刻生命。
610
或许,需要一种想象力,将我们从无处不在的“集体生活”中解救出来,不再让集体心理控制我们。
可惜,极少有人能够抵御伴随而来的孤独与恐惧,所以,敢于离群索居者,便成了英雄,成了传奇。
611
中国人的创造力,常常于人际关系中消泯于无形。猜忌、拿捏、潜规则……多少好事反难成!
由此得出结论,觉得不能埋头做学问,应该“适当地”向这些东西妥协以“赢得空间”,正是由此滋生出来的圈套。你套我我套你最终俱不得解脱……
悲剧中之悲剧,便是自家人套自家人。
612
有人在谈论微博控,我觉得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微博。我最怕闷葫芦型的,在一个团队中,你不知道他做过什么,即将做什么,想些什么,你就无法通过对话来调整,并形成默契。
让同伴随时能够了解到你的想法,微博,是目前我所能看到的最节约的方式。
613
网师的秘诀,绝对不在于书目或阅读的数量,而在于:1、极少数根本书籍的知性阅读,即少而透;2、这种根本阅读在教育教学乃至于自我认同中产生的生产力,即“让知识活起来”。前者通过共读努力达成,后者通过课程或案例研讨切磋琢磨。这二者,都永无止境。有此核心,阅读量的拓展只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614
中国人最具有钉子精神,所以在中国,每天只发生三件事:别人给你钉钉子,你给别人钉钉子,你给自己钉钉子。钉子也分为两种,软钉子和硬钉子。
对钉子的研究,也是中国人的基本功。儒家说,大家努力地钉钉子吧!道家说,别给自己钉子子!佛家说,其实这世上没有钉子,一切只是心造的幻影……
615
听课,又想到“微创造”的问题。教学既要有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以确保基本有效,又要(1)不断反思调整路径使之更有效率,(2)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更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处理。
以一年级字词教学为例,真的只有这样的一种教字的路径么?怎样在不损害甚至增加效率的前提下创造新鲜感?
616
和一个真理相对的,或许是另一个更深刻的真理,例如:“得自冥想的知识比得自阅读的知识更真实;因为大量的阅读是对精神的压抑;而且它熄灭了自然之烛,正因为这,世界上才有了那么多一无所知的学者。”【英国贵格派教徒威廉·潘,1644-1718】
617
永远不要丧失“归零”的能力。
即不断地重新开始,像孩子一样重新开始,像新手一样重新开始;从成熟变得幼稚,从机敏变得笨拙,从自信变得自卑……
618
一只蝴蝶停在你的手上,下一刻就将飞走……
619
生活总有两副面孔,如同白天与黑夜,天使与魔鬼,重要的是,你通常看到哪一面?
每天告诫自己,做一个积极的人,从一切遭遇中寻求积极意义,将它们编织成生命之诗,使之成为抵御一切黑暗的最强大的力量。
620
生命之尊严何在?不在于“显现自身”,而在于让真理、正义、慈爱等径由自身得以显现。如果我们自身光芒四射,但真理却在不自觉地黯淡下去,那么,这是卑微的人对于真理的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