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魏智渊的新家
魏智渊的新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85
  • 关注人气:1,6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师班会(75)】带着不安生活

(2011-08-26 10:58:54)
标签:

教育

分类: 网师班会

带着不安生活

——网师一周观察(75

2011821-827日)

 

/魏智渊

 

暑假接近尾声或者已经开学了。

网师附属学校在酝酿中,正在征集第一批教室,并将于91日晚召开议事会讨论审批第一批申请名单。

本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课程作业结果也发布了,90位提交作业的学员中,有5人获得及格等级。

罕台新教育小学迎来了第三个开学日,新的一年,开学工作有条不紊。网师学员卞瑞英(银质新月)也以义工的身份来到了罕台,并担任一年级英语教师。

无论对网师还是新教育小学,这一周,都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1

 

但是,经常地,早晨醒来,我却有一种不安感。

这一年,我没为自己的工资或别的什么东西不安过,让我不安的,一直是非常具体的东西:有些书还没读,有些领域还没真正涉及,有些必备的能力还不具备,有些需要高品质完成的事务还无法高品质地完成……

尤其是,一想到自己已经年近四十,这种不安,有时竟然染着些绝望的意味。

我经常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这种孩童般的幼稚的不成熟状态,这种状态深刻地影响了我的心理和人格,在表面的倔强背后,我知道自己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伴随着不安的,是对生活的感恩。我觉得生活没有亏待我,相反,生活是厚爱我的,给我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我亲近书籍,让我生活于一个没有相互倾轧的纯粹的团队中,让我几乎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每一天。而鄂尔多斯的乡下,简直就是我的天堂:地僻而静,少有访客,没有干扰;物稀而贵,省除了不必要的消费,正可静心。

不只是我,这或许是一个团队的状态。

干老师身体不好,他忧心的,始终是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完成庞大的计划。许多时候,别人看到的是他苛刻甚至愤怒的一面,却不容易看到在苛刻与愤怒之下的深深的感恩。——我知道他始终心怀感恩,诚恳而深挚。他感恩朱永新老师,在私下聚会中,多次言及朱老师人格之伟大是自己无法超越的。他念念不忘那么多支持过新教育的人,营姐、赵一平师兄、王海波、章敬平,以及东胜新教育人。他对许多真正践行新教育的人称赞有加,这些人中,有局长、校长,更有数量并不多的新教育教师。当然,如今他更多欣赏的,是像飓风大姐等的网师学员。我知道,他更为感恩这支团队,这些一起颠沛流离的战友,这些被他严格甚至严厉要求,但又全身心对之负责的战友们。

这份感恩中,当然也有一份高傲。如果没有自信,没有尊严,感恩便失去了份量,沦为人际交往中的交易。所以,纵然有重重误解,经常也不屑于澄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种不安,渗透于团队的绝大部分人身上。

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好几位年轻老师都流泪了。她们都在竭尽全力,但她们都感觉到不安,感觉到自己的一切,还不能够与一份梦想相配。王琪在代表新教师发言时说:

 

通常意义上来说,我不算是一位新教师,过完这个暑假,是我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五年。但,严格意义上,我确实是一位新的不能再新的老师。此刻的新生,蜕皮拆骨的疼痛始终伴随着我,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忐忑不安中,但是生长的声音也同时响彻日夜。

我不能表达来内蒙做义工这半年对于我而言的意义,已经历经过的人,不必听这样的表达,而对于尚未历经的新同事来说,体验会在你的生命里不断地推进,我总是觉得,你们的幸运,即使此刻尚不能够确知,却已经在不远的地方等待了。

我想向各位传达作为一名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的老师,我有多么的不安同时倍感荣耀与幸运。

我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引领我走前路的各位老师的敬意,他们的优秀和卓越不仅表现在作为教师的职业领域,在整个生活中,也全然具备各自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同时,这种优秀,是无形中非常巨大的压力。

孔子说,敏于行而讷于言,因为我不具备这样的品质,所以一直心有念念。我写这个发言稿的时候很困难,因为在一个人,什么都不拥有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别人承诺,或者这种承诺到底能够带有多少的可信服度,包括使我自己信服。所以,在不够成熟与优秀的现在,我所能够做到的即是,不断地训练和改善自己,以最大的努力来追求卓越的品质。信任和爱护我的学生,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成长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定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肯定能够记得今天自己所做的这两句承诺。

在不断前行中坚定自己,我希望有一天我再站在这样公众的场合发言的时候,能够使自己信服,带这这种庄严,发出更为坚实的言语。

 

干老师总结说,罕台新教育人,要有两样东西:不忍和不安。不忍源于一种悲悯,一种对于处于未成熟状态甚至蒙昧状态的孩子的悲悯。不是厌弃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而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一种对于他们的爱,以及想要帮助他们的愿望。不安则是一种对自身的不满,是对自身尚不具备完美地实现这一愿望的现状的无法忍受。

 

2

 

这种不安,是许多人无法理解的。

许多人喜欢安于现状,尤其当工资、职称、住房等问题圆满解决后,便觉得此生足矣,全副的精力,无非是使生活更精致些。

这种生活是不错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思考问题。昨天我读到两则来自学员的微博:

 

公公对我说:“你不要读那个书了(指网师里的学习),晚上那么晚睡觉,早上又那么早起来。身体遭不住,把身体养好些,多活很多年,比什么都强。(这是我平时劝他的话)”,我说:可人总得有点追求,我还没到休息的时候。如果我现在就只吃和休息,那我还不像猪一样啊。呵呵,说完我们都笑了。(雁过留香)

 

《霸王别姬》:虞姬死了,程蝶衣死了,张国荣死了。程蝶衣把自己视如虞姬,张国荣把自己视如程蝶衣,我们该把自己视如孔子、陶行知、雷夫、苏霍姆林斯基……如果失去了教育,我们也将死去。(听风掠过)

 

这两则微博中,都潜藏着一种不安:如果只是像猪一样“快乐”地生活,我会不安;如果失去了教育(生命之所依托,意义之所寄托),我会不安(直至“死去”)。

这种不安的基因,潜藏在全部生命的进化史中,因为失去了不安感的生命会被残酷地淘汰。甚至,潜藏在最早的神话中。在伊甸园神话中,亚当和夏娃生活得无忧无虑,长生不老,使他们走出伊甸园的,是内心的不安感,这种不安感是外化为蛇的形象而出现的。这种不安感使他们背弃了上帝,从而摆脱了奴役,真正地获得了自由,并在死亡之际得以坦然:自己真正地活过。

或许可以这样说,这种不安感,正是上帝的恩赐。它是一件礼物,而不是一个锁链。

我相信,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会处于长久的不安中:当温饱获得基本满足,他会不安,会渴望爱与归属;当爱与归属获得基本满足,他会不安,会渴望获得尊严;当他在这个世界上享受无数人无数代努力而得的文明成果,他会不安,会渴望以更多的奉献回报;纵然他奉献给世界的多于从世界中索取的,他仍将不安,因为他渴望更高的挑战,渴望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挣脱宿命甚至死亡的限制,获得自由、尊严甚至不朽。

有些人活得理直气壮,他觉得别人应该为自己服务得更好(从政府、企业、各种社会组织,一直到自己的上下级),我认为这很好,这种不满如果诉诸行动,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但是,你可曾不安?可曾觉得,自己也应该更好地服务社会?

 

3

 

一个带着不安生活的人,常常对自己有极高之标准。或者说,卓越标准,会使人处于不安的状态。研究中心以及罕台新教育小学成员生存之难,就在于团队的卓越标准所引发的不安感之强烈。

这必然也是网师的方向,必然也是未来的网师附属学校的方向。

网师的标准,是卓越,但是网师的当务之急,是扫清大量的低级错误,而要扫清大量的低级错误,首先要唤醒学员的不安感,即对于自己缺乏品质的一切言行的不容忍。

——在网师里,你的每一次发言是否经过谨慎思考?

有一些发言经常引发我的不安:

请问网师的课表在哪里?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作业什么时候提交啊!

网师课程资料的密码是多少?

雷夫是哪个国家的啊!

……

更不用说,广泛存在于授课过程中的低品质的发言。有些学员经常搞混能力问题和品质问题。网师关注的始终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品质问题,所谓的品质问题是指,你必须严谨认真,你的发言要避免草率,你的提问,要建立在自己已经尽力去寻找答案但没有找到的前提之下。如果你确实穷极了一切可能,仍然不知道课表在哪里,当然可以提问。但多数时候显然并非如此。

很多学员问我的问题,我都是先百度再回答的。那么问题是,你何不百度?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对我说,微博可以发长微博。我不会追问:如何发长微博?我会立刻百度,在几分钟之内搞清楚如何发长微博。我能解决,何必追问?何况,我追问这个答案,别人可能只给出一种方案,但我自己的探索,却发现了好几种答案:有的可发上万字,有的可以加背景,有的可以图文混排……

把信送给加西亚,就是这个意思吧?

——在网师里,你提交的每一份作业是否有相应的品质?

这里的品质,不是指作业水平的高低,那属于能力范围,而是指你是否不犯低级错误,是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让自己抵达上限?

有的学员提交作业之前,战战兢兢,将排版一再检查,细心地设计好每一个部分;

有的学员则草率地提交作业,从排版到作业内容,一塌糊涂,你甚至找不到作业的主人。

每次批阅作业,都是在与一个活生生的人对话。这种对话本来应该是思的,结果对话却因另外的因素而无法进入思。

我知道,一份作业并非仅仅是一份作业,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品质,是一种人生态度。我对作业触及大量低级错误的人是不抱信任的,我不相信他能够通过网师获得真正的发展。

同样,开学了,新的学期,你是否首先为下列现象感觉到不安?

桌椅排列不整齐,地面上的垃圾;

教室里不够安静,学生连起码的纪律无法遵守;

在你的课堂上,有学生目光游离甚至有打瞌睡现象;

……

其次,你是否为自己的低效而不安?

工作缺乏计划,缺乏秩序感,只是被领导安排着以及被教室之事推着向前走;

没有自觉的效率意识,不能分清不同的事务的轻重缓急并加以统筹安排;

在茫然的忙碌中大量浪费时间,无法在工作与学习之间保持平衡,甚至丧失了阅读习惯;

……

只有解决了这些,你才能够进入一种高级的不安状态,不安于自己此刻的专业水平。只有解决了这些,生命的焦点才会转移到创造性的事物之上。

 

无论周围的人怎么赞美你(毕竟通常能加入网师的,都是学校中的优秀者,至少是努力上进者),你必得通过网师,或另外的卓越团队时刻提醒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处于不安状态。

并且事实上,我们还处于一个常识尚未普及和成为共识的时代。

不要轻易原谅自己,带着不安生活,因为伴随着不安的,是更为深沉久远的幸福。

【周六有事,故周六版提前发送】

2011826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现在开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