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摄影佛法南普陀原创杂谈感悟徐侠客 |
分类: 祖国河山 |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是观音菩萨的主要道场之一,又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寺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各殿供奉弥勒、三世尊佛、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妙相庄严,海内外千手观音工艺精绝,千手千眼,金光闪耀。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号“五老凌霄”,是厦门八景之一。登临远眺,山风海涛,尽收眼底。天王殿前,有放生池和荷花池、凉亭。放生池建于清光绪30年,池内鱼翔浅底,龟憩浮台,可供游人观赏。
有道是“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善男信女求诸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不如反求诸己,易经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求神拜佛,求子求福,供奉许愿,无异于与菩萨台底交易,贿赂观音以求方便,情有可原,其心可诛。无怪乎,达摩佛祖认为广建寺庙、举国供奉佛祖的梁武帝“实无功德”,可惜诚心可嘉的信众不识不行正法。寺庙不讲正法,信众不行正道,贪着其事,凡夫俗子又能如何?无怪乎无事不言利,无人不言利。如今之佛法,犹如题头南普陀的香火,难见究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看不究竟,何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于意云何,南普陀灵验不?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游客信众以留影为乐。
大悲殿建筑精美,雄伟宏丽。
省己大和尚的“无我”匾。国人的形式文化,或是标语文化值得反思,写上无我当真便能做到无我吗?
藏经阁
天王殿
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架叠,与别处寺庙有很大的不同。
天王殿前,有放生池和荷花池、凉亭。放生池建于清光绪30年,池内鱼翔浅底,龟憩浮台,可供游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