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最古老的城门——一千多年历史的永宁门

标签:
西安旅游西安城墙永宁门礼仪之门 |
分类: 千年帝都——西安 |
永宁门是西安城墙正南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永宁门原为隋唐长安皇城南面偏东的安上门。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年)拓筑西安城墙,永宁门沿用为南城门。



永宁门门下为砖砌拱形门洞,以安门处为界分为内外两段;门上建有城门楼,门外有瓮城箭楼、月城闸楼层层拱卫。永宁门是西安城墙中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城门。

1961年3月4日,永宁门所属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永宁门所属西安城墙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永宁门敌楼为歇山式重檐二层楼式建筑。楼下有台基,边长11.65米,宽9.2米,高出墙体0.55米。楼梯底层长10.65米,宽3.5米,高3.27米。二层长11.65米,宽5.45米,高2.9米。底层楼门向内,外壁开三窗,周设回廊。二层外面楼壁开箭窗三孔,左右无窗。楼体通高9.22米。

永宁门箭楼为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十一间,通进深二间,属砖木结构。其骨架为大木作构架,由立柱、梁杭、橡橡等组成,砖墙体为维护结构。柱与梁架、柱与额杭为棹卯连接,檐下与梁架由斗棋连接。楼体内部为3层,每层高3.20米,通高19.68米,室内外高差0.54米。

永宁门月城为明清西安城南门外拱卫屏蔽内城门与瓮城门的小城。明末建,民国初毁。月城门洞、门洞之上闸楼及月城墙建筑制度,皆同于东门月楼。南门瓮城不设正门而仅开东西两侧门,故月城墙不与瓮城墙接而大包瓮城与内城墙相接。


永宁门闸楼位于月城门洞之上,楼身以青砖通砌而成。面宽三间、高二层,屋顶为悬山式。正面开箭窗二排,排各六孔;两侧山墙各开箭窗二排,排各二孔,合箭窗二十孔。内侧上层开十二木窗,每层中间设门,左右两侧各开五木窗。

永宁门瓮城外墙底部宽度约97米,向城外突出约76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瓮城内部空间宽约48米,长约65米。

永宁门是中华迎宾的礼仪之门,有二百多位外国领导人从这里开始他们的访华之路。


永宁门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了避免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而永宁门位于南门,因此为了祈福平安,南门被命名为“永宁”,寓意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



永宁门门下为砖砌拱形门洞,以安门处为界分为内外两段;门上建有城门楼,门外有瓮城箭楼、月城闸楼层层拱卫。永宁门是西安城墙中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城门。

1961年3月4日,永宁门所属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永宁门所属西安城墙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永宁门敌楼为歇山式重檐二层楼式建筑。楼下有台基,边长11.65米,宽9.2米,高出墙体0.55米。楼梯底层长10.65米,宽3.5米,高3.27米。二层长11.65米,宽5.45米,高2.9米。底层楼门向内,外壁开三窗,周设回廊。二层外面楼壁开箭窗三孔,左右无窗。楼体通高9.22米。

永宁门箭楼为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十一间,通进深二间,属砖木结构。其骨架为大木作构架,由立柱、梁杭、橡橡等组成,砖墙体为维护结构。柱与梁架、柱与额杭为棹卯连接,檐下与梁架由斗棋连接。楼体内部为3层,每层高3.20米,通高19.68米,室内外高差0.54米。

永宁门月城为明清西安城南门外拱卫屏蔽内城门与瓮城门的小城。明末建,民国初毁。月城门洞、门洞之上闸楼及月城墙建筑制度,皆同于东门月楼。南门瓮城不设正门而仅开东西两侧门,故月城墙不与瓮城墙接而大包瓮城与内城墙相接。


永宁门闸楼位于月城门洞之上,楼身以青砖通砌而成。面宽三间、高二层,屋顶为悬山式。正面开箭窗二排,排各六孔;两侧山墙各开箭窗二排,排各二孔,合箭窗二十孔。内侧上层开十二木窗,每层中间设门,左右两侧各开五木窗。

永宁门瓮城外墙底部宽度约97米,向城外突出约76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瓮城内部空间宽约48米,长约65米。

永宁门是中华迎宾的礼仪之门,有二百多位外国领导人从这里开始他们的访华之路。


永宁门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了避免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而永宁门位于南门,因此为了祈福平安,南门被命名为“永宁”,寓意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
前一篇:人气爆棚的西安钟鼓楼与回民街
后一篇:第三次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