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2010-03-04 20:46:44)
标签:

古汉台

汉中

陕西

刘邦

褒斜古栈道

石门摩崖石刻

望江楼

衮雪

曹操

旅游

分类: 旅游、风景、摄影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中,简称“汉”,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汉水横贯其间。汉中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居汉水的中游。故名汉中。
    汉中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物种多样。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属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属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
    汉中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楚国得汉中而称雄,秦国得汉中而凌楚,刘邦得汉中而得天下,张鲁得汉中而独立,诸葛亮得汉中而北伐中原,吴玠得汉中而据金兵。汉中历史悠久,因而得以留传大量珍贵的历史古迹,有著名的古汉台、拜将台、武侯墓、张骞墓、蔡伦墓、张良庙、褒斜古栈道、石门及汉魏摩崖石刻等。
    汉中是汉家发祥地,汉中开汉业。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陕西汉中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作为汉中“西汉三遗址”之一的“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古汉台为汉刘邦驻汉中宫廷遗址,位于汉中市中心,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7米。
    公元前206年,一场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王朝后,西楚霸王项羽自恃功高,撕毁各路义军与楚怀王所定“先攻下咸阳者王之”的协定,将先拿下咸阳的刘邦封为汉王。刘邦忍辱屈就,率大军由子午道进驻汉中,夯土建成秦模式的高台宫廷———即今天的古汉台,并用张良计火烧由关中进入汉中的所有栈道,以示他已很满足当汉王了,不会再北上与项羽争天下,来麻痹项羽,打消项羽对他的戒备心理。刘邦以汉台为宫廷,以汉中为根基,在汉中习兵练武,广纳贤才,破格提拔“胯下之徒”韩信为汉大将军,并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陕西宝鸡)”的战术,打项羽个无备,出奇制胜拿下三秦(今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
    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清代的陈毓彩有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当日宫廷湮没迹,此时郡国有仁人。”
    古汉台如今是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台内古树繁茂、修竹参差、亭榭遥相,碧池内荷叶繁盛,有江南水乡之感。门票20元,优惠价10元。

    博物馆馆内所藏文物十分丰富,珍藏各种文物达12000多件,成为汉中文物的荟萃之地。汉中八景中的“梁山石燕”、“月台苍玉”与褒斜栈道、石门石刻均为文化珍品。有“国之瑰宝”、“汉中石门,日本之师”等题词的赞誉。其精华所在是“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它们属于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汉魏摩崖刻石,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这批摩崖刻石的文字内容对研究我国交通、水利、科技、书法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研究汉隶演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弥补了史书的缺漏,校正了史书的讹传,堪称是一部重要的石刻文献,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东汉镌刻的《襵君开通褒斜道》与《石门颂》摩崖为一级中的甲品,更体现了《石门十三品》的价

值。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中博物馆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魏王曹操手书“衮雪”
    古汉台内的望江楼,始建于南宋。宋代的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府署东北隅有“天汉楼”,即望江楼的初称。物换景移,几经兴衰,如今的望江楼,更给人一中庄严隆重之感,它以其别致的造型,巍巍的风姿,早已成为汉中古城的标志性古建筑。登楼远眺,四面云山,如展画卷;俯视城区,楼台林立;环顾庭院,古树修篁,花木掩映。登此楼,使人心旷神怡,追往抚今,感慨万千。望江楼高约17.5米,登楼可以眺望汉中市全貌,此楼历代多有损毁,现存为民国四年重建。望江楼是一座八角宝塔形建筑,分三层。从正面可见一副对联:“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望江楼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望江楼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刘邦大风歌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下马石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古铜钟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石羊铜牛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台遗迹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台遗迹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凤尾竹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台遗迹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褒斜道石门及汉魏摩崖石刻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褒斜古栈道陈列室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腊梅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台碑林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镜吾池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望江楼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石榴树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汉王刘邦上马石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陕西汉中古汉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