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了个“赶”字,只因想突出本次旅程的特点。三天的来回旅程,第一天全用在了车程上,第二天游览了白水洋,第三天上午去太姥山,下午回程,能不赶吗。赶虽赶了点,不过游览的景色还算不错。
宁徳大山里的气温较城市里清凉许多,头上忽而乌云密布,忽而蓝天白云,甚至很多时候一边下雨一边出着太阳,往往搞得我们不知所措。一路前行,两边的云雾缠绕着山腰,一时没觉得这里跟其他的山区有什么分别。
进入白水洋景区,沿着涓涓小溪往里走。溪中没有一块多余的石头,于是溪水毫无阻挡地、整洁而明快地向前流着。忽然眼前一片开阔,溪水就像一片湖面一样舒展开来。河床很浅又很平坦,仿佛是人工铺设似的,溪水完全是紧贴着河床在流动,这又是大自然这一能工巧匠经过漫长的雕琢而形成的杰作。偶尔也小有落差,它让溪水时缓时急,增添了动感。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潋滟,一片白炽,因而得名白水洋,更象是一个浅水广场。
游人们此时已经被唤起了玩性,纷纷更换衣服,踏入水中,水面正好覆盖脚踝,到处可见打着水仗,浑身湿透的“顽童”。在中下洋之间有一条近百米长的天然滑道,赤身下滑不伤肌肤,被称为“天然冲浪游泳池”。租个橡皮艇从上往下冲水,享受一下安全的刺激,还不时地听见欢笑声和尖叫声从浪中飞出,他们已经忘乎所以。
我独自沿着白水洋岸边游荡着,先向下游走去,逐渐远离了喧嚣的人群。山中独有的、静静的清新拂面而来,偶尔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似野草、似野花的芬芳。溪水流动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因为没有了人的喧闹,是纯自然的,是在溪中喧闹的人们感受不到的。也有鸟声和蝉声慕鸣而来,抬头想寻找它,却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木,也许是故意要让你感受它们的神秘,也许是不愿意你去打扰它们,因为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溪水上游有一座看起来有些年份的廊桥,桥上有人静静地做着生意。还有些时间,于是点了一杯香茗,用眼睛,用耳朵更用心享受着自然,享受着清香,也享受着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