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岛距韩国本土有90多公里,由于古代建有名谓“耽罗国”的独立国,因此保有本岛独有的风俗习惯、方言与文化,岛上的一些原始习俗仍在流传,最有意思的是那里还可以看到母系社会的痕迹。
“海女”算是最典型的“职业妇女”了。济州岛的男人通常不干活,养家糊口主要依靠女人。所谓“海女”就是每天穿着潜水衣,不带氧气罩,在浅海海底打捞海产品的妇女。无论春夏秋冬,“海女”每天都要下海工作2-3个小时,用打捞的海产品换钱以养活家里。我们沿着济州岛海岸游览过程中,可以不时地看到海女在海里工作,有时也看到她们满载而归。近年来,韩国政府给海女发放生活补贴,这样很多海女不再从事这项工作。因此,现在继续从事“海女”职业的一般都是60岁以上的老妇女,有的80多岁还在继续着。
济州岛男人少,女人多,岛上,尤其是在农村,一夫多妻现象至今常见。在民俗村里给我们讲解的“嫩巴里”(结婚妇女的称谓)告诉我们,他老公很笨的,但外面也有3个女人。妻子们往往为了讨好丈夫,都愿意把好吃的留给丈夫。济州岛上富裕人家过节一般吃牛肉,而普通人家是吃马肉。但马肉是给“王巴里”(已婚男人的称谓)吃的,女人只能吃马骨头。家里的“幼巴里”(男孩子的称谓)可以跟着父亲吃肉,而“婢巴里”(女孩子的称谓)也只能跟着妈妈吃骨头。慢慢地女人把马骨磨成粉带在身边,干活时肚子饿了就吃点。后来,日本人侵略朝鲜时研究发现马骨粉是非常补钙的,所以“海女”一般不得风湿病或关节炎,现在马骨粉竟然成为了济州岛的特产了。
济州岛上女人嫁什么样的男人算是好的呢?两个标准,一是看哪家送女家的马多,二是看哪个男家离水源近。过去,女人结婚后都要操持家务,包括每天背着水缸去打水,这样家如果离水源近,就可以不用那么累。由于常年背水的结果,形成了济州岛上女人独有的特点,就是胸大,屁股大,人矮。
传说从前济州岛有三位仙人高以那、梁以那和夫以那从地下显现,并娶了日本皇帝的三个女儿开始了繁衍,故高、梁、夫成为济州岛三大姓。每年4月18日和10月18日,当地的人们都会进行祭祖活动。
济州岛被称谓“三无岛”,即无乞丐、无小偷、无大门,反映了岛上朴实的民风。
海女在工作
小镇风景
济州岛最大的寺庙
“阿里郎”表演秀
讲解员在讲解
民俗村一角
乡村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