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成绩也出来了。结果科学是100,高于班级平均分5.6分,排班上第一;数学99,高于平均分4.6分,排第15;语文91,高于平均分3.8分,排第15名;英语96,高于平均分0.9分,排第34名;社会96,高于平均分8.8分,排第2名。总分482分,比最高分少7分,名列班级第四。
儿子就读的中学是我市最好的中学,全部是从各小学选优进去的,说实话,我没想到他会考出这样好的成绩,但这次他让我出乎意外。一是他理科比较好,文科不是很理想;二是他起伏很大,平时成绩不错,就是一到关键的考试就沉下去;三是期末考试前的素质考试不理想,才排名班级23位。
现在往往孩子的考试成绩让家长们都很纠结,都期望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分数,这在当今应试教育现状下是让人理解的。说实话,我也不例外,但让我感到高兴的不仅仅因为这个分数和名次。上次期中考试他名列班级第13位,应该也不错,但不久前的素质考试退了很多,这对他的信心带来了极大的打击。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一遇到点挫折就会萎靡不振。我当然要找他谈,谈的不是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而是鼓励他不能放弃,不能
因为素质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失去对期末考试的信心,一次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是要找出原因,帮助自己提高,这就是考试的作用,而且现在才初二半个学期,离中考还有一年半时间,有进步的时间和空间。但当时他的态度让我有点失望和担心,看不到他好的精神状态,看不到他有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的自信。也许他心里在暗暗较劲,我就不知道了。最后我只能跟他说:该说的我都说了,剩下的我无能为力。
第二天数学和科学考完以后我去接他,他说第一天语文和英语感觉不怎么样,但今天没受影响,感觉不错。我说这就对了,这才是一个学生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尽管这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也知道这次成绩对提升他的信心非常有益,但我还是要提醒他冷静对待,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内一方面自己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减少起伏波动,相对稳定自己的成绩,基本保持在班级前10名左右的水平,这样才能在一年半以后中考这个人生关键的时点上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