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慰问贫困农户

(2009-01-17 11:07:47)
标签:

农户

慰问金

贫困户

老太

杨溪村

杂谈

分类: 七、其他

    杨溪村和我们单位是文明共建单位,也是我们的结对村,上世纪80年代曾是我市比较富裕的村,可是到了90年代,由于当时村支部决策失误,一下沦为贫困村,2006年刚摘掉“贫困村”帽子。村里属于我们单位扶贫帮困对象的有三户人家,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三户人家经济上一直给予帮助。每逢过年过节,也都要去慰问一下,送去过节物品和慰问金。

    这次听说每个部门都要派人参加慰问,于是我主动报了名,因为我从来没去过,真的很想去看看现在的农村贫困户究竟是什么样子。

    杨溪村差不多处于我市最北面,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约半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村支部。村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稍稍交谈后,便开始逐个走访三家贫困户。

    第一家是个三口之家,夫妻两人带着一个儿子。妻子左脚有病,走路是瘸的。丈夫身体一直很不好,几乎不能算一个劳力。更可怜的是他们的儿子从小得了脑瘫,25岁的他只能长期躺在床上。走进他们那不算破旧但绝对是属于简陋的房子,妻子笑吟吟地迎了过来,看起来精神和气色很好。后面织布机在隆隆作响,他们就是靠织机来维护生活的。妻子很开心,不断感谢我们去看他们。我被她的乐观所感染,并被她的一句话所感动:“每次你们来看我们,村里人总是问她都送来了什么,多少钱。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精神上得到的安慰和收获更大,总是能激励我往生活的好处想,乐观地面对生活”。一个农村中年贫困妇女能有如此的境界,真是我意想不到的。我想,能有这样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他们一家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第二家和第三家情况更糟。第二家是一个孤寡哑巴老太,70多岁了,儿子做了别人的上门女婿,经济上不能给她一点支持,就靠镇政府每月给的50元补贴以及还得靠自己种点蔬菜和粮食度日,很小很破旧的一间老式农房就是她的栖息地。村长向她说明了我们的来意,邻里帮我们一起把东西放进屋内,看得出来平时邻里很照顾她。她嘴巴动了几下,似乎在说一些感激的话。第三家是一对老年夫妻,都80多岁了,儿子死了好多年了,有一女,家也在杨溪村。房子同样很破旧,几乎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可看起来身体蛮好,也蛮健谈。老太说,如果能吃得好一点,身体一定比现在更好。看着我们送去的东西,一个劲地说谢谢。

    据说我市农民的年收入是全国最高的,而且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取消了农村户口,农民也能享受社保。但还是有那么严重贫困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的社保体系还很不完善,没有让所有农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现在只是希望我们送去的物品和慰问金能帮助他们比以往更好地过个年。

慰问贫困农户

慰问贫困农户

慰问贫困农户

慰问贫困农户

慰问贫困农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