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在出租车行业管理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

(2008-11-12 10:47:19)
标签:

黑车

行业管理

出租车司机

行政不作为

三亚

分类: 三、杂谈

    最近重庆、三亚等城市连续发生出租车罢运事件,原因是出租车公司收取的份钱太高、市场上黑车太多以及出租车投放过快等导致出租车司机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每当事件爆发后,为不影响当地和谐社会建设,总是由政府领导出面与出租车司机对话,给予出租车司机一定的承诺,使事件暂时平息。

    出租车集体罢运从表面上看是出租车市场不规范、秩序混乱造成的,但从实质上看,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出租车行业管理中政府角色模糊不清导致的,集中体现在政府在出租车行业管理中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两方面。

   先说行政不作为。我国的出租车行业起步于80年代,同时,黑车也伴随着涌现。由于出租车司机对黑车的不满情绪,各地会偶尔开展一些专项打击黑车的活动,打击一下,稍微好一点,事后过不了多久,黑车又会继续猖獗。慢慢地,对某些政府部门来说,你(出租车司机、乘客)不反映,我也不管,也懒得管。说实在的也比较难管,因为你一抓,黑车就跑,你一搞运动,黑车就熄火几天,即使花了很大力气也不见得有多少实效。因此交警还不如忙抓违章停车,交管部门还不如忙查养路费,既容易又有经济效益。其实对黑车的管理究竟有多难,关键还在于某些政府部门的决心和热情,以及打击处罚力度,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黑车要做生意,毕竟每天要在路面上跑,而不是在地下奔,而且基本都集中在车站、码头、大型市场拦生意,明摆着的,怎么就那么难管呢。至于重庆、三亚出租车罢运事件爆发后,政府领导才不得不被逼着去打击黑车,因为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事关自己的顶上花翎了。我也相信很快能见到成效了,那么之前不是政府行政不作为是什么呢。

    再说行政乱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已30年了,而出租车行业管理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史际春教授认为,“适当的出租车总量是由价格、供求、替代交通工具等综合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发展、动态的平衡。控制出租车总量和出租车企业规模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思维和行为定势。”一个城市,如果出租车数量不够,黑车就会上路弥补这部分市场需求。企业和产品的准入和退出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的,当同一产品过剩,一部分产品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当产品供应不足,自然会有许多企业去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偏偏出租车是否投放不足或过剩却是由某些政府部门说了算的。这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模式不是政府乱作为又是什么呢。

    那些出租车公司在某些政府部门乱作为的支持下,坐享出租车司机的辛苦劳动,享受着高额的行业垄断暴利,这完全是一种价值扭曲。有数量控制,出租车经营权的价值就不同了。政府按数量分配到出租车公司的出租经营权的价格并不贵,但是在市场上转让这个经营权的价格非常高,这才是经营权的真正价值,也是产生暴利和利润分配问题的关键。一些城市的管理部门和出租车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使相关管理部门不能保持公正、独立,那么出租车行业的市场化运作就很难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