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流行异地为官,也就是干部异地交流。想出这一招的“师爷”不知道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我想来想去想不出异地为官的好处,反而都是坏处。所以这纯粹是损招。
不知“师爷”们有没有听说过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干部交流、浪费汽油”。其实浪费点汽油不算什么,不至于导致伦敦的期油大幅度上涨,也不至于影响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异地为官的问题远不及于此,我来分析一下,大家看看是否如此。
首先,我们假设该官员从来就是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一心为公的好官,那么他到哪里都会努力工作,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但相对来说,在本地为官,对地方民情、状况更了解的他更能有针对性地开在工作,更能发挥他的作用。而到异地,等把当地情况都摸熟了,又该换地方了,能做些什么呢!
其次,假如该官员是个心术不正的贪官,把他调往异地等防腐败吗?答案很明确,不能。尽管初到异地人生地不熟,但是最多一年半载官场、商场应该混熟了,不然肯定是个能力很差的人。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位置上。行贿的人不是冲着某个人来的,而是冲着这个位置来的。打个简单的比方,信佛的善男信女们捐香火钱是捐给主持的呢还是捐给寺庙的呢?主持会换,庙不会换。所以位置是受贿之本,那么异地为官能遏制腐败吗?
再次,异地为官都不带家属,那么官员的生理需求怎么办?民间流传着一副描述交流干部的很形象的对联,这里就不说了。于是,什么情人、二奶就层出不穷了。近年来被反了腐败的官员哪个不都是带有生活问题吗。这些人,靠党内监督是难于奏效的,老婆在身边还不敢太造次,现在连还算有一点点效果的老婆监督都被异地隔绝了,不出事情才怪呢。近日,我惊闻过去看起来蛮正直的某君,异地为官后,尽然不断传出骚扰女性的新闻,令人汗颜啊!
最后,异地为官带来的短期效应、政绩工程已经司空见惯,损失的还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和国家的财富啊。
事到如今,“师爷”们是否该反醒一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