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研究生的“退学声明”并非全对

(2013-02-25 09:21:03)
标签:

北大研究生

退学声明

校园

分类: 杂文·评论
文/王者清风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杨恒明发布退学声明,声明称北大微处理开发中心副教授佟冬以其未到实验室参加所谓“科研”工作为名,不允许其毕业。杨恒明表示,实验室工作就是把工程文件修改格式从一个软件流到另一个软件,这种工作对于硕士研究生几近侮辱。(《新京报》 2月23日)
杨恒明的两份“退学声明”在网络的发表,引来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他声称实验室工作就是“苦力劳动”,毫无科技含量,自己不参加科研实践并无不妥,导师不允许其毕业对自己不公。对此观点网友有支持也有反驳,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杨恒明的说法虽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但并非全站得住脚。
“研究生就是在给导师打工”,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调侃和抱怨,作为名校的北大也不例外,北大的实验室也有其无聊的一面。且不说杨恒明,据我所知很多学校的导师立项搞科研,就是为了赚钱,研究生就像其雇佣的“小工”,可能参与其中打下手,也可能给导师家帮忙看孩子。这不是开玩笑,我真见过这事儿。
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入学比例也在提高,这就导致很多学校的师资促襟见肘。原先一个导师带两三个学生,现在很多学校一个导师要带十个左右,教育质量自然不能保证。研究生毕业的前景可能还不如大学生,原本大学四年荒废想读研深造,可读研又等于白白浪费几年光景,一无所成。一纸硕士文凭能有多少负重?我相信这不是北大的困惑,但却是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苦衷。
杨恒明所在的北大论资源和导师,在这些方面都要优越得多。有导师、有实验室、有科研项目,而嫌自己所参与的科研工作低级,是苦力甚至是侮辱,这跟导师的科研分工有关,也可能杨恒明天资聪颖。但搞科研就是这样,说其是苦力劳动也并不为过,科研光环的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也并不是每项科研工作都要惊天动地,学会从基层做起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务实态度。
花时间和精力攻读到北大研究生实属不易,这样的付出能否得到自己所期待的回报,这是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名校的北大,应该反观其身,反省自身问题,不辱其名校之名;身为北大的研究生,杨恒明也不宜太过冲动,积极与校方协调,毕竟自己的前途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