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内向拒公考第一”的矫情伤不起

(2012-05-11 09:55:17)
标签:

青海银监会

公考第一

教育

分类: 杂文·评论

文/王者清风

5月10日,媒体调查报道,27岁的黄红毕业于中国人大保险专业,通过去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面试和总成绩排在青海保监局专业监管岗位第一,却被告知性格内向取消录用,同样最后被取消录用的岳太杉和郭华东,理由分别是协调能力弱和年龄太小工作时间太短。(《中国青年报》 5月10日)

坊间流传,考公务员即使你过了笔试,没背景不送礼不拼爹,那也过不了面试。除非你考第一,没人敢动你。

现在,这个“除非”一次次被打破,去年长治公考第一宋江明因“体检不合格”被拒,最后被证实这是一次人为的猫腻。黄红等三人被拒也很蹊跷,先是三人“体检不合格”,复检之后却全部通过。面试成绩黄红等是前三名,最后却分别以性格内向,协调能力弱和年龄小工作时间短为由拒绝。

这样的理由让当事人无法接受,书面上没这样的规定,也并非工作的性质所必需,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并非如此。被称内向的黄红,本人并不内向,他的导师、同学和朋友可以证实。至于年龄小工作时间太短,那是应该在报考时就应该告知的问题,事后因此被拒实在牵强。

我支持公务员选拔的严格性,毕竟最终是要为人民服务,马虎不得。我也认为,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并非就非得录取,毕竟考试只是书面的,面试也只是短暂的交流,筛选人才失当情理之中。但这并不代表,有底气的招考部门就可以矫情,可以肆意妄为。

这是国家在选拔人才,并不是那些面试官或考察官在找同事,应该注重的是他真实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而并非这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即使内向了又能怎样,只要能胜任工作,就应该录取。仅凭一句话,就否定了她的一切努力,否定了她的工作能力,显然不合情理。

这样做只会增加人们对公考的恐惧和质疑,越是大考越应该透明,而公考被称“国考”其能见度却不高,猫腻事件时有发生,有损其公信力。招考部门没有理由仗着报考人数多而矫情,更不可胡乱作为存有猫腻。

青海银监局应该给黄红等一个合理的解释,反思自己的问题,妥善处理此事。故作深沉,故弄玄虚,只会让人们去猜想和质疑,增加对其不信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