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贤妹做了好人,怎做不回正常人?

(2011-12-27 09:10:55)
标签:

陈贤妹

佛山

小悦

《齐鲁晚报》

阿婆

教育

分类: 杂文·评论

文/王者清风

佛山女童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后,抱起小悦悦的阿婆陈贤妹不断被请去参加各种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也屡屡遭遇冷言冷语,被人议论又去领奖金。陈贤妹被原来的雇主辞工,在房东威胁下搬家,原因是“他们忍受不了那么多的媒体”。有颁奖词这样说:“陈贤妹为我们坚守住了道德的底线,为我们拯救了良心”,可她却没能守住自己的一份工作。(《齐鲁晚报》 12月26日)

说实话,救小悦悦的阿婆陈贤妹丢工作,这是我预料中的事情。几个月前,小悦悦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陈贤妹的生活就不堪其扰,每天有记者去家里采访,不能正常去上班,房东要她搬出去,甚至一度“东躲西藏”。如今,她工作没了,也搬了家。陈贤妹做了好人,却做不回正常人,正常的生活完全被打乱。

面对无数媒体的追问,她无数次讲起救小悦悦的过程,甚至被媒体带到现场去复原救人的动作;站在数不清的颁奖台上,她重复最多的还是那句“当时并没有多想”。无疑,在这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陈贤妹的“无意”之举刺痛了社会的良心,为这个社会树立了榜样,她的事迹应该被颂扬,她也理应被嘉奖,但这些不应该成为她的负担。

媒体报道阿婆救小悦悦的事情没有错,但是对当事人的采访要有限度,不能去消费好人陈贤妹。她的事迹早已被报道了千百遍,其实无须多采访每个人都知道的,很多媒体为了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偏要“多此一举”,扰乱别人的正常生活。

也许,你觉得陈贤妹对付媒体最好的方法,是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或者干脆避而不见。但这听起来像一个冷笑话,发布会没法开,回避又回避不了。据说,之前陈贤妹的儿子将她送回老家想暂时避一避,但上午刚送回去,下午就接回来了,原因是市里的领导要来看望。

“好人”和“正常人”成了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从媒体的“高度热情”中,社会的现实被映射的更加透亮,陈阿婆高尚的救人之举最后落入了“俗套”。 “淡忘小悦悦,记住这件事”,这是媒体和社会的理性之举。

褒奖过后,陈贤妹的生活还要继续,而做过好人之后,正常人的生活再也做不回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