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科跳楼珍视生命校园 |
分类: 杂文·评论 |
文/王者清风
9天时间里,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像经历了一场梦魇。10月23日,该校一名机械学博士和一名校外人员在本部与同济医学院相继“坠楼身亡”。7天后,一名22岁的建筑系大四学生“跳楼自杀”。一时间,“华中科大学生跳楼事件”成了网络热搜的名词。(《法制周报》 11月29日)
9天内连续3人跳楼身亡,发生在同一个学校显得那么离奇,华科正经历着“60年来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连发的学生跳楼事件,冲击着这个学校承受的底线,三个年轻生命的陨落对我们是一个沉重的警示,也让我们对教育和自我有所反思。
三人中有博士也有在读的本科生,即将学业有成,人生却在一念间戛然而止。如此年轻的生命有什么样的困难克服不了,逼其走上这条“不归路”?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大学生命教育的缺失,指责大学在生命教育上的缺位。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但并不是全部,笔者认为也并非最主要的。
我们不能什么东西都依靠专门教育去解决,那样不仅不现实,也不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很多社会意识和常识是在一定积累的自我学习上形成的。生命教育大学应该重视,但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分苛求,也不能完全依靠一门课程去解决年轻人面临的问题。
年轻人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一个社会的希望,理应承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然而,责任感缺失是当今年轻人的“通病”。面对压力、挫折、困难,很多人选择了逃避,甚至是轻生。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不只为自己而活,还要为家人、为朋友、为社会去打拼。一走了之,对不起上帝的妙手创造,更对不起亲友的万千希冀和牵挂。
相比于社会上的压力,学业上不顺并算不了什么,可是这压力和不顺却压垮了很多人。处于学校和社会过渡节点,很多大学生却喜欢“宅”在自己的思维和世界里,在某些问题上容易钻牛角尖,走上极端,以至于用轻生来摆脱这一切。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压的社会,压抑、不顺心无处不在,懂得排解发泄才能走得轻松,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懂得的生活常识,也是每个人必须要有的个人修为。
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是三个家庭不可承受之重,是大学不可承受之重,也是这个社会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