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北大《京华时报》北京大学南门处出租车校园 |
分类: 杂文·评论 |
文/王者清风
昨天,北京大学的论坛上有人发帖称,昨天零点左右,在北京大学南门处,一对年轻男女欲乘坐出租车进校,被值班保安拦下后,一边大骂,一边对保安拳打脚踢。另一名保安试图拉架时,手臂还被这对男女抓伤。保安说,学校附近小摊贩称,打人者是北大体育特长生。(《京华时报》 10月13日)
初看这则新闻,我怀疑这两人是否真的是北大学生,因为在我的映像里,北大的学生是很优秀,不像能做出这种粗鲁野蛮的事情。然而,这起事件让人大跌眼镜,打人的两个人确实是北大的,是北大体育特长生。整个事件中,两人嘴上手上都不饶人,对一名19岁保安大打出手,而动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自己乘坐出租车进门被阻拦,恼羞成怒。
执勤的保安按学校的规定办事,他拦下进校的出租车并没有错。拦车又不是拦“皇帝的轿子”,有什么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就出手打人,这两位同学为何如此嚣张?难道保安就不值得他们去尊重吗,保安拦车就是大不敬吗?也许在他们心目中,“北大”不仅是个耀眼的光环,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拥有“北大”标签就是高人一等。一个看门的小保安,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大学生本应有基本的道德素养,但反观现实却并不容乐观,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的事情不计其数。高学历和低素质形成反差,比起高分低能更让人脸红。不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破口大骂动手打人,这场景与名牌大学的身份极不相称,何况他们还是体育特长生,将来要靠体育吃饭,与人竞技更应懂得如何尊重人和被人尊重。
这两人的行为给北大抹了黑,其实被抹黑的不只是北大,还有对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一直以来,我们对体育特长生的升学之路大开绿灯,只要体育搞得好,其他方面即使很差也可以进大学。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运动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打人事件、运动员退休后乞讨等丑闻不断。这并非是一个健全的培养体制,它存在弊病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反思。
年轻人一时冲动并不可怕,可怕的这样的冲动源于对自己的“高估”和对别人的“漠视”,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事件并非特例,而是一种现象和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