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丽娜北京市播音与主持播音主持北京教育考试院校园 |
分类: 杂文·评论 |
——“盲女报考播音主持遭拒”是对教育公平的亵渎
文/王者清风
曾获全国播音主持大赛二等奖的盲人姑娘董丽娜,在今年1月和7月两次报考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播音与主持专业遭拒,为此她给北京教育考试院写信,得到的答复却是“建议报考其他专业”。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她已向北京市教委送去投诉信,下一步可能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利。(《北京晨报》 10月8日)
身为残疾人,这是她的不幸,她自己无法改变;好在上帝在夺取她光明的同时,又给了她播音的天赋,这是她的幸运,她可以靠这份“幸运”去把握美好未来。然而,在她两次报考北京自学考试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之后,她的“成功梦”戛然而止,未来一片迷茫。只是因为一句“没有这样的先例”,就打断一个残疾女孩的成功梦,这样的现实太残酷了,对她来说这比身体的残疾更加可怕。
我相信即使不参加这样的考试,不去播音与主持专业学习,凭她的能力也是可以成功的。只不过,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成功要需要一个完美的“神话”,要走很多非比寻常的路,不是一般人能行得通的,学习背景和学位证书就是一道很难跨过的坎儿。参加自考是她逼近成功的一条相对“捷径”,也是很多正常人要走的路,然而这样的路现在因她的残疾被堵死了,这对她来说很不公平。
残疾人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受到保护,并且为了保证这些合法权益的实现,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还应给予特殊的照顾,这是法律的规定,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做法。受教育权就是如此,我国法律规定,“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成人教育并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在这个方面,我们很多很好的先例被传为佳话,也有很多像董丽娜一样遭遇到尴尬,拿“没有先例”作为拒绝理由,或者避而不答不予理睬,这不合情理也不和国法。
不可否认,除了学习深造外,这个社会留给一个普通人成功的机会并不多。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这个底线失守,前途渺茫的可能不止一个盲人董丽娜,或者一个盲人群体,还有千千万万像你我一样的“三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