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ipad别来上课”老师错在哪儿?

(2011-07-20 19:09:39)
标签:

手机博客

校园

分类: 杂文·评论

文/王者清风

“上海海事大学某老师宣称没有IPAD的学生就不用来上他的课。”网友“郑睿swansea”发表的一条微博昨天被疯转。几经努力,者辗转到联系到了这位被“点名”的梁姓老师,他表示只是“建议”,并非强求。不过对于梁老师的这番建议,大多数人并不认可。(荆楚网7月19日)

中国的大学近来总是闹出笑话,而讲笑话的人除了大学的管理层和大学生,还有两者中间的教师教授,前有北大教授宣称“40岁时身价不够4000万就不是我的学生”,今有上海海事老师公然“建议”学生“没IPAD就别来上我的课”,两者言论如出一辙,不知是对自己教学水平的“自信”,对还是对学生的“高标准”要求,反正用学生无法改变的经济条件去要求学生,让学生很难堪,也不知教育者出此言的目的是否已经“跑偏”。
不管是因为这位老师自称的“自己讲的课是奢侈品”,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我想这位老师在观念和态度上都忽略了一些为人师表更重要的东西:

首先,在教与学上是没有贫富贵贱之分的。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富二代”也有“贫二代”,孔子都一视同仁。对学生而言,在教与学之间,只存在认真不认真、想不想学的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身份和家境不应该去区分,这是对学生的不尊,也有失作为老师最基本的道德。在老师对学生提出苛刻要求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才是教与学的核心和关键。

其次,功利性地去学习知识是一个误区。

这个老师说出这句话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讲的是金融英语,能够用得上的非富即贵,穷人是没有学习的必要的。在潜意识里,他认为学习知识就应该有用能为自己带来切实的利益。这是错误的,学习的目的不止是为了挣钱,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大学学习的目的,能挣钱的知识培训班能很好的解决,而且还不用花费四年时间。

再次,不是只有富二代才有学习高端知识的权利。

毫不夸张地说,在大学期间能够买得起ipad的肯定是家境很不错的,因为在校大学生挣钱的能力是有限的,主要还是靠父母。穷人肯定买不起,那么穷人就不用听那课了吗?显然老师没有这个权利,他的建议也是不合理的。况且,谁又能断定这些“穷”学生会穷一辈子。

最后,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富,也不是教富。

不管是北大的那个教授还是上海海事的那个教师,他们显然喜欢用钱去衡量教育的成果,学生毕业之后有钱了就是教育的成功,他们似乎忘了教育出有钱无德的人其实也是教育的失败,而且很失败。

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应该给学生做表率,即使做不了那么高尚,也不能做的太世俗误导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