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逼出来的网络红人“变态娘”

(2011-07-05 07:44:09)
标签:

校园

分类: 杂文·评论

逼出来的网络红人“变态娘”

最近,网上出了一位颇让人心酸的名人——“变态娘”:武汉一位妈妈发帖称,在疯狂“小升初”的压力下,她不得不把女儿送进各种社会“培优班”,让孩子的童年变得苦累不堪;而自己每天做的最多的,也是留意各类教育信息,探听培优市场的动向。

这位“变态娘”可能会立刻让人联系到美国的“虎妈”,的确,也许在那个国度,“虎妈”才真正是个不折不扣的“变态娘”。两位母亲都是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从小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而,她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最关键的就是,是不是被“逼”成如此。

在“虎妈”那里,她对两个女儿的严苛要求,可能是出于华裔后代的危机感,但更多仍是出于一种自愿,没有什么力量或现实要求她不得不这样去做,如果不这样,将来孩子可能就会没有“出路”;况且,她自己也承认,在孩子的反抗下,她最后也应停止了自己的那套严苛作为,而孩子们最终也没有完全按照她当初设想的道路走下去。而在以这位武汉妈妈为代表的众多“变态娘”这里,完全是一种“现实所迫”的随大流。

是让孩子从小就刻苦努力,把别的孩子游玩的时间用在做练习题上,还是快乐地成长,从不补课,从不上辅导班?这应是当下家庭教育中截然对立的两种观念。没当过家长的,以及专家们,一定会倾向于后者,而对前者嗤之以鼻;然而,当真正有了孩子,或许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变态娘”。

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认真努力,但这与生活快乐与否不应该是排斥的。一个从小埋首书堆和一个从小无拘无束自由快乐的孩子,未来的生活应是各有各的精彩,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前者或许可以成为科学家,后者可以成为艺术家,而并没有身份地位高低之分。然而,如果这两种孩子到最后都走上了一条相同的道路,具体来说,就是按部就班地走上金字塔般的升学、就业之路,后一种孩子必然落了下风,如此一来,那就没有多少家长愿意让自家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了。

其实,在中国,也有个别家长为孩子选择了独具个性的成长道路,比如郑渊洁为儿子自编教材,甚至郭德纲也可以让儿子辍学说相声。但大家都清楚,有怎样的家底,才可以支持怎样的勇气。基于此,我们呼唤多元化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共同存在,但前提是,社会能为不同家教理念下的孩子提供各自的前景。只要不是被“逼”的,我们既欢迎美国式的宽松教育,也欢迎“虎妈”式的“变态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