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收万元“安置费”折射了啥?

(2011-04-01 07:06:02)
标签:

安置费

西安晚报

国有企事业单位

关系

学校

校园

分类: 杂文·评论

学校收万元“安置费”折射了啥?

文/王者清风

快毕业了学校还要收1万元的“安置费”,西安对外贸易职业学校铁路乘务专业的学生对此气愤不已。对此,校方称:“收1万块钱是为学生找工作疏通关系,这个还算便宜。”(西安晚报)

读过这则新闻后,我没有太多的气愤,反而感觉学校很“关怀”学生,假如有人说收我一万块钱,然后给我安排一个好工作,说心里话,我很乐意给,作为一个同样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我知道找一份好工作并不是只靠能力就可以的。收“安置费”背后还有什么隐情,在这里暂且不论。就学校的做法来说,大部分人是明白的,只是这个学校把这种人人都心知肚明,但又拿不上台面的“猫腻”做的“光明正大”。找过工作的人都明白现在的就业“形势”,也都明白一般好工作是怎么样得来的。

一般情况下,能够找到好工作的人有三种:一是能力非常强的;二是关系硬的;三是家庭经济实力雄厚的。第一种不说了,人家有实力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得到好的工作理所当然。没有能力,但是有关系或者有钱的同学,也照样可以得到一份好工作,进入国企、银行或者国家事业单位。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我的一个同学,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上过学,去年冬天家里花6万块钱,托关系在一个国营煤矿当上了正式矿工;我们班的某女生,父母都在某国有银行工作,并且担任一定的职务,然后这位女生“顺理成章”地通过了这个银行的重重面试被录用;某位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人品也很一般,但是在一次某著名国企的招聘中,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事后才得知,家里托了关系,还花了不少钱……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大家都习惯了,要是听说谁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第一反应是怀疑这人背后是否有关系,而不是想这人是否有这个实力。

国企、银行、机关等这些好企业事业单位,人人都想进去,但是,根据经验,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得去的,有很强的能力而没有一点关系支持,想要进去也是很难的。找工作中,往往有这么一个怪现象,能力强的不如关系硬的,家里有钱有势,工作必然不用犯愁。该犯愁的是我们这些穷小子,一没关系,二没金钱,一切东西都要靠自己打拼,同一平台走出去的,只因家庭背景而拉开了起步的差距。

虽然这种找工作的“潜规则”被进行地心安理得,大部分人也都无奈接受,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好的现象。

首先, “走关系”往往伴随着腐败,这种腐败不仅涉及到情理,有时候还涉及到法律问题。 “走关系”往往走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因为私企追求企业的利润,他们想要真正能对企业有用的人才。

其次,求职靠关系的现象是对社会公平机制的拷问。不管做什么事情,个人关系固然少不了,但是仅凭个人关系就可以大行其道,我想不是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应该有的现象。个人能力的大小应该在这个社会中能够有所体现,社会应该给普通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公平竞争平台。

最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靠世袭的关系网就能把人人和拉开差距,这也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倡导的价值观。

西安的那所学校所做的事情,很多人也在做,只不过那所学校把这“潜规则”明着做了,所以受到了谴责,我想该受到谴责的不仅仅是这所学校,还应该有这个社会。

当然,我也相信,生下来就羽翼丰满的毕竟是少数,丑小鸭也有变白天鹅的时候;工作的起步高低决定不了未来一切,一穷二白的我们也有春天。

 

-----------------------

祝大家愚人节快乐,小心被开涮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