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困境与出路
——第五届中原青年诗会发言稿
□刘良伟
朋友们,此刻让我上台来谈论诗歌,来谈论它的困境与出路,我感到有些无语,并且不大自在。我不善于上台发言,也不善于搞创作谈。一是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好,二是在说过之后又总是觉得自己说的不大对劲儿。所以,直到今天我们的中原青年诗会举办到第五届了,我才是第一次上台发言。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也是这套“80后诗丛”的作者之一,在这套诗集的研讨会上,不来说几句感谢的话,总是有点不太好。所以,我是真诚地感谢大家!感谢兄弟们!感谢朋友们!
我是普通人,也自然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事物,并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如果有多出的部分,我想那可能是思考吧!关于诗歌的困境与出路,既是我们个人的事情,又是我们大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过最终还是我们个人的事情。我从来不喜欢什么主义,也不愿意自己去形成什么风格。我认为什么主义或什么风格,只是评论家们或是读者们的归类。一个诗人如果总是高喊着某种口号、带着某种崇高目的和完美的计划去大张旗鼓地写作,我们不得不怀疑其中的动机和文学品质。
如果我们不想着去得到什么,也就不会陷入困境,也就不必寻找出路。如果非要谈谈创作方向或写作倾向的话,我一直认为:一个诗人,应该有多种多样所谓的主义或风格,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个阶段是这样子的,在另一个时间段里却是那样子的。所以,写诗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对一切事物的认识,我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保持自己一贯的思维和写法,只能是盲人摸象,摸到了鼻子的说它很长,是根水管子;摸到了耳朵的说它又大又圆,是把蒲扇子……
是的,在诗歌面前,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可是我们还习惯躲藏在这冰山一角的角落里,坐井观天,自命不凡,自称大王。总是认为自己的就是对的,别人的狗屁不是。不仅不能从别人身上吸取不一样的东西,而且还在自己的囚笼中感到困境,抱怨当下,感到没有希望,甚至绝望而死。是啊,只有博取众长,才能长于众人。道理大家都懂,我就不啰嗦了。
我们在时光中,与自己对话,在自省和感悟中:寻找自己。找到自己,找到真我,以自己为师。顺其自然,找到困境之源,就能找到出路。
谢谢你们。
2012年11月3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