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份:2009年中原青年诗会综述

(2009-11-16 18:34:10)
标签:

80后

诗人

中原青年诗会

河南洛阳

2009年中原青年诗会综述

 

文/余子愚

 

一、前面的话

 

2009年4月18日,第二届中原青年诗会举办,计划撰写的诗会综述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完成,我心里一直不安。诗会举办了,没有综述,显得有头无尾,不算圆满。在诗会举办近7个月之后的今天,我终于说服自己,写一点文字,算作记录。

 

二、引子

 

在2008年首届中原青年诗会上,我们就决定将每年举办一次诗会。2008年8月3日首届中原青年诗会成功举办,在诗会之后,河南各地的80后乃至各年龄段的诗人都迫切期待参加第二届中原青年诗会。

今年2月底,西屿、衣水、李明来洛阳拜访诗人李清联先生,和高野、马东旭我们见面,就第二届诗会的事情交换了意见。3月14日,在河南省文学院举行的钝诗刊首发式上,来自各地的河南80后诗人就第二届中原青年诗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决定在洛阳举办,举办时间最好安排在牡丹花盛开的时节,方便外地诗友观赏牡丹花。

高野、马东旭我们三人从郑州返回洛阳,即开始着手准备本次诗会。为了找到合适的场地,特邀请诗人乔仁卯先生负责联系,和洛阳市图书馆协商之后,决定在图书馆二楼多功能厅举行诗会。

地点确定之后,就开始选时间,由于4月正逢牡丹花会,很多活动在洛阳市图书馆举行,时间上比较紧张,在多次协调之后,安排在4月18日下午。

在此期间,为了更好的宣传本次诗会,《中原诗刊》网刊主编马东旭提出编一期特刊,取名《凸一代:中原诗群(河南80后)冲击波》,为诗会造势,效果很好,只是由于缺少河南80后的女诗人,有很大遗憾。

本次诗会沿袭首届中原青年诗会的特点,保持民间性,没有任何赞助。我们决定不邀请任何诗人,所有参会诗人均为自愿参加。

 

三、与会诗人

 

山西的吴小虫和唐衣成为最早抵达洛阳的诗人,他们均为80后。吴小虫见到我时,谦虚地说之所以来洛阳参加我们的诗会,是取经学习来了。4月17日晚上,河南诗歌学会秘书长、诗人吴元成先生也抵达洛阳。他对本次诗会很关注,也很关注,在电话中多次嘱咐我们年轻人要好好写诗。

4月18日上午,外地诗友陆续赶到洛阳。参会人数之多,出乎我的意料。焦作的诗人包车前来,显示了对诗歌的真诚。登封、商丘睢县、嵩县、驻马店西平等地的诗人带着他们的刊物前来,让诗会成为文学交流的一个平台。

下面就列一下参加本次诗会的名单,河南青年诗人西屿、刀刀、高野、田春雨、丁东亚、周涛、言东、余子愚、马东旭、西马、刘良伟、纳兰容若、西间、张艳庭、欧阳德彬、褚矗、朱自力、隆采、芒川、荒原、赵士杰、张何艳、梅雪伊、乔怡迪等;著名诗人李清联、艺辛、吴元成、乔仁卯、森子、简单、冷慰怀、李耀扬、张国军、陈立红、谭滢、郑海军、杨光黎、朱怀金、徐根鹏、马成军、桂圆、沙丽娜、麦莎、雅石、李雨、嘉德、小小草等;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叶鹏教授,文学评论家李少咏教授,著名诗人谭杰教授等;来自省内外的诗友王鸿翔、巴易、田间、周克冉、王文正、李山松、阙静修、崔宝珠、刘芳芳、龚坚、北元村、于明业、赵静端、陈小霞、乔红伟、一岚、任红娟、梦馨、贾也真、冷蝴蝶、黄国娟、李海红、崔燕芳、刘永革、西江月、袂飞扬等总计70余人。来自山西太原的两位青年诗人吴小虫、唐衣。

还有一些我不熟悉的老诗人,满头白发。由于座位有限,很多年轻诗人主动让座,他们却拒绝,就那样站着参会,显示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

 

四、自由松散甚至杂乱的诗会

 

实话实说,第二届中原青年诗会是有许多缺憾的,算不上成功。由于我们几个诗会组织者的疏漏,诗会出现了突发情况,导致诗会有点松散和杂乱。但是现在回头想想,这种松散和杂乱也正是诗歌的核心精神体现,即诗歌的自由和诗人的自由。

作为民间诗会,参会诗人都是自由的,发言与否,诗会中做哪些事情,不做哪些事情,都是不能约束的,要给诗人们充分的自由。

在本次诗会之前,我曾组织西间等人写了一些理论文章,西间率先提出“中原诗群”这一概念,随后褚矗、林原、高野、张延文和我都对这个概念进行讨论。实质上,“中原诗群”即“中原青年诗群”甚至说是“中原80后诗群”。推而广之的涵盖河南全部诗人的“中原诗群”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以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能实现。本次诗会之后,“中原诗群”概念也成了虎头蛇尾,没有下文了。但是无论怎样,这都是我们的一次有益尝试,至少可以说明河南80后这群年轻诗人已经开始考虑一些问题,一些比较深的问题。一个命名的产生和一种理论的出现,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的意义眼下我们尚不能看到,但是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甚至更久之后,这次命名的意义才能显现。再或者,悲观一点说,我们只是喧闹了一下,“中原诗群”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提法,在历史的长河里毫无意义,于我们而言,已经无关紧要。

本次诗会,由于突发事件出现,高野我们两个未能参加诗会。对诗会的印象基本没有,后来据其他参会的诗友介绍,有几个亮点,一个是各位诗人的讨论,主要是针对“中原诗群”这一概念;一个是一些诗人的诗朗诵,焦作诗人雅石、80后诗人芒川等,他们的诗朗诵留给与会诗人很深印象;一个是诗会最后,著名诗人森子、简单、朱怀金等就诗歌写作问题对河南80后诗人提出的一些建议,让许多80后诗人很受触动。在诗会之后,极大地影响了一些人的写作,如西间、褚矗有意识地写作一些具有先锋意识的诗歌,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五、夜宴和汝阳杜康酒

 

原计划AA制的晚宴,被80后诗人刀刀全包。为了表示洛阳诗人的热情,刀刀设宴款待各位与会诗人。在金水湾大酒店,80后诗人西屿代表中原青年诗会组委会致答谢词,感谢洛阳市文联、洛阳市作协、洛阳市图书馆对诗会提供的便利,感谢各位与会诗人尤其是外地诗人对诗会的支持。

诗人相聚,酒是必不可少的。在洛阳,杜康酒是不可少的。汝阳杜康见证了诗人的友谊,年轻诗人们一个一个的举杯向乔仁卯先生敬酒,牡丹杂志社的编辑徐根鹏先生对诗会也提供极大帮助,他的热情,让外地来洛的80后诗人感受颇深。

诗与歌,也是不可分离的。诗人们拿出热情和真诚,唱响了一曲又一曲,诗人冷慰怀先生不擅饮酒,却主动上台,为诗人们献上动情的歌曲。

晚宴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外面下起了春雨,路边栽种的牡丹在雨水中显得愈发妩媚。正如诗人吴元成所言,洛阳是一朵千年盛开的牡丹,洛阳是诗城,诗都。4月18日的诗会给洛阳这座千年帝都带来了诗歌的荣光。

 

六、白园、香山寺和丽京门百碗羊汤

 

4月19日上午,淅沥的雨依然下着,诗人们毅然前往白园。那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携带着鲜花美酒,携带着诗篇,部分诗人在乔仁卯先生的带领下祭拜了伟大诗人白居易。

祭文是乔仁卯先生委托我写的,由西屿宣读,高野向大诗人白居易敬酒。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我们的虔诚感染了许多在场的游客,他们自觉地加入我们,扔下雨伞,冒雨祭拜,和我们一起朗诵诗人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绕坟,左三圈、右三圈,一声声呼喊“白公,我们来看你了!”响彻云霄,雨雾笼罩的白园更显灵气。

随后,我们前往香山寺,踩着白居易等香山九老的脚印,走回历史。伊水浩荡,龙门巍峨,香山寺的香火传承千年,我们用眼睛捕捉历史的痕迹,每一个人心中都印下难以磨灭的痕迹。

在香山脚下的观佛台,卢舍那大佛隔水和我们相望,有人在地上跪拜,有人燃起香烛,虔诚膜拜,我们激动地合影留念。

从东山走出,已是下午两点,诗人乔仁卯先生邀请各位诗人前往老城丽京门喝百碗羊汤,大碗的羊汤、大口喝下的白酒,精致的小菜,给本次诗会画上圆满的句号。

到了分别的时候,紧紧握住的手不愿分开,诗人们说着下次再见的话,相互拥抱,眼睛湿润着。

 

七、特别感谢、结语

 

第二届中原青年诗会的举办,要特别感谢诗人乔仁卯先生,他为本次诗会付出许多,非常辛苦。诗会结束的那天下午,我去见他,他说,子愚,我累得腿走不动路了,你回去吧,我在办公室歇歇再走。

感谢诗人刀刀,他对诗会的无私支持,让外地诗人看到了洛阳诗友的友情。

感谢摄影师巴易老师,他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全程参加,全程拍摄,没有一句抱怨,在第一时间将诗会照片发布,让更多的人对本次诗会有更多的了解。

感谢西屿、高野、马东旭、言东、欧阳德彬、丁东亚、西间、褚矗、刘良伟等众多80后诗人,你们的支持是本次诗会顺利举行的最大保证。

2009年中原青年诗会举办之后,《洛阳日报》4月22日“要闻”版以《中原青年诗会在我市举行》为题对诗会进行报道,这是中原青年诗会第一次在报纸上出现。

《中原诗刊》第六期推出2009年中原青年诗会专号。

《牡丹》2009年7月号推出2009中原青年诗会作品选。

《延伸》诗刊第二期推出“第二届中原青年诗会作品”。

《东京文学》2009年第6期推出第二届中原青年诗会小辑。

2009年中原青年诗会举行至今,已过了7个月时间,成功与否,已不重要。我们已经意识到诗歌文本的重要,诗会只是形式,只有写出更多更好的诗歌,河南80后才能站得住脚,才能真正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抛却喧嚣,拥有名副其实的实力。这里希望明年的第三届中原青年诗会有更多的新朋友参加,为了我们心中不灭的诗心。

 

2009年11月15日

 

 

 

转自 余子愚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ed5ed0100fxk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太行山的秋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