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第三次月考质量分析
(2009-05-27 15:08: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 |
七年级(下)数学第三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张试卷共计28道题目, ,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试题设计囊括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行、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章的第一大节,覆盖面大,其中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共有17道题目,占78分,这部分题目中有些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如:16、22、24、27题等,而28题又需要考虑三种方案,学生一般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出现了很多错误。另外,基础题也带有一定的技巧性,如填空题中的5、6、9题,选择题中的14、16题和解答题中的20、21、23、26题。为了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配置十一个图形,其目的就是考察学生根据条件、图形,分析、推理、计算、空间想象的能力。其中填空题的第10题是一道发散思维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而22、23、24、26题第二问、27、28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反思及措施:
1、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几何基础知识和代数基础知识上的一种自然提升,无论知识和能力要求都有提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处理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逻辑推理的关系。注重了合情推理,计算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展示知识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过程,把知识和推理融合起来,优化课堂结构,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不仅要教师引导性的教,学生探究式的学,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3、注重课堂小结和复习课。因为课堂小结对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复习课不但能查缺补漏,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比如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包括两个大方面的知识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二元一次方程组又有两种解法,即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应用方程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理解五个步骤:审、设、列、解、答。这样,通过知识的系统化,使学生明确本章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按照这个思维模式对知识记忆会更明确,复习时更有目标性,能够抓住复习要点,再通过典型题型的训练,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5、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树立奋斗的理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有目标的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成绩。